城区经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怎样的发展图景,一份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给出了答案。
9月1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显示,坐拥一众互联网巨头的深圳南山区排在百强区首位,广州天河区和深圳福田区紧随其后。前十名中有7个城区来自广东省,其中深圳更是独占四席,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之城”。
白皮书从经济实力、内生动力、消费活力和区域能级四个维度入手,分析了18个核心指标和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对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其他898个市辖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形成了百强榜单。
和去年相比,榜单前20名中,除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与常州武进区外,余下17个城区排名均有变化。其中,进步最大的三个城区分别是西安雁塔区,宁波鄞州区和宁波北仑区,分别上升14、12和10位,雁塔区还是榜单前20位中唯一来自西部省份的城区,下降幅度最大的三个城区均在广州,分别是黄埔区(下降5位)、越秀区(下降4位)和南海区(下降4位)。
白皮书显示,2019年,百强区仅用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6.8%的生产总值(GDP),经济资源在城市主城区集聚态势明显。此外,百强城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全国水平,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入选城区生产总值均不低于800亿元,平均生产总值超1600亿元。
从区域来看,百强区体现了中国经济“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上榜城区数量最多,达到65个,比去年减少1个;西部地区16个,比去年增加1个;中部地区15个,比去年减少1个;东北地区入围4个,比去年增加1个,但还不及东部沿海省份的零头。
白皮书指出,东部沿海城市群核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产业体系发达、高质量人才密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禀赋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百强城区中有2/3的城区来自东部沿海,以广东省最多(21个)。31个入围百强区的中西部城区呈点状分布在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这当中以成都表现最佳,上榜城区数8个,仅次于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
从最新公布的百强区数据可以发现,城区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发重要,颇有一区“定江山”的态势。
2019年,
实力最强的50个城区中,单个区的生产总值均高于650亿元,平均区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平均增速为7.2%,人均生产总值为152046元,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2.14倍。
根据白皮书,这50个城区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8:35.9:62.3,属于工业化后期的现代化城市产业结构。强市强区的平均城市首位度突破20%,达到22.4%,贡献了所在城市超过五分之一的经济增量,城区对城市高质量的驱动作用突出,成为引领城市乃至城市群发展的核心。
此外,强市强区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比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2500亿元的城区共有10个,而后续36个城区产值在500亿-1500亿元区间,城区发展间隔、梯次差距逐步缩小,已不足百亿元,但不同地域城市主城区间横向竞争更加激烈。
白皮书特别强调,先进制造业进主城区是接下来城市振兴发展的新趋势,更是推进城市深度工业化、实现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先进制造业进入主城区背后是技术革命对工业价值的重塑,是深度工业化的重要体现。先进制造业进入主城区,并非将传统产业回城,而是要在主城园区发展新兴、高端的现代都市产业,让产业加速迭代,引制造进园上楼。”白皮书指出。
从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公布的文件可以发现,“先进制造业进城”已经成为地方主政者关注的焦点话题。
4月,南京推出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的“四新”行动计划,提出精准布局数字经济、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等新经济领域,提出2020年新型都市工业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
也是在同期,福州市金山工业园规范提升“升级版”标准厂房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政府收储提升和鼓励优质企业自主提升。据福州新闻网报道,收储地块一期分为A、C、D、E四个地块,总面积约205亩,计划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园区,预计2021年建成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