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在“拉飞机”营销事件中出尽风头的荣威RX5 MAX正式上市。
据悉,新车推出搭载1.5T和2.0T两种发动机共9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88-18.98万元;另外,为了凸显新车上市对用户的诚意,现在购车可享1.2万元的现金礼,所以,荣威RX5 MAX的最终定价区间落在10.68-17.78万元内。
何为“智能座舱”?
如三年前上汽以一款RX5宣布“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诞生一样,在荣威RX5 MAX上,上汽为其冠以“全球首款量产智能座舱”的美称。那么,这一长串看似夸张的定语,到底所指何意?我们先来看看上汽荣威的官方解读。
在新车上市发布会上,上汽荣威工程师在进行新车讲解时提到,汽车要完成向智能座舱的演变,必须实现两大升级,即交互手段的升级和“交互”到“交流”的升级。荣威RX5 MAX在智能配置上引入了SKY EYE天眼系统,该系统能够主动识别用户面部信息,用户坐上驾驶座,“刷脸”登录后,轻踩刹车即可启动车辆;同时,系统还会根据日期、天气等因素,为用户定制专属问候与提醒;而全新升级的AR-Driving实景驾驶辅助系统2.0,可以扩大视野,消除A柱盲区,并带有实景导航功能。
上汽乘用车方面强调,从互联网汽车到智能座舱,用户的出行体验由“驾驶”转移到“乘享”上来,更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准则。而借助这款具有“全球首款量产智能座舱”之称的荣威RX5 MAX上市,上汽对外发布了全新智能座舱技术品牌“AICS”。
据介绍,AICS是上汽智能网联汽车旗下的高端技术品牌,其名称由“AI(人工智能)”+“Connect(网联)”+“Space(全维度空间)”组成,这是上汽智能座舱开发的三大核心理念,也是智能座舱的核心特征。
从荣威RX5 MAX的定位和特征来看,与三年前荣威RX5一经上市就打出的“互联网”汽车标签一样,上汽旨在通过荣威RX5 MAX来续写荣威RX5曾经创下的辉煌战绩,并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将拓展市场的重任压在了这款车上。
“互联网汽车”的示范效应
其实,不可否认的是,三年前,荣威RX5一经上市就热销不止。这款车型的到来,在上汽乘用车的发展史中,甚至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业内分析认为,荣威RX5的热销,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汽车消费环境有关,也与产品本身所具备的“互联网”特性密不可分。
2016年,阿里与上汽联合打造的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一款斑马智行系统切入汽车领域,并率先搭载于荣威RX5上。彼时,当一声“你好,斑马”,让用户体会到语音交互带来的便捷与智能时,其它仅具备娱乐功能的车机系统,便尤其显得与时代脱节。
正如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所言,三年来,在斑马智行系统的带动下,业内出现了一些列的“你好,XX”唤醒语。从首创到普及,无论是斑马智行,还是上汽所打造的“互联网汽车”标签,如今均已深入人心。
当前,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比比皆是。尤其是以“标新立异”而著称的新势力车企的到来,使得“智慧出行”、“智能座舱”的概念早已不再新鲜,也不可能成为某个车企或产品的专属名词。此种情况下,上汽在荣威RX5 MAX上打出“全球首款量产智能座舱”的概念,还能让多少人信服?
从上文上汽荣威官方对这款产品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刷脸登录、虚拟形象助手、带记忆功能的座椅和氛围灯调节等,在当前已不再新鲜。所以,对荣威RX5 MAX来说,“全球首款量产智能座舱”的称谓,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新鲜的营销概念而已。
绕不开的“品价比”
当然,荣威RX5 MAX在同级产品中,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在品价比方面。虽然其所主打的“智能座舱”在同类产品中并非首创,但荣威RX5 MAX在售价上极具吸引力。优惠后10.68万元的起步价,顶配车型售价不足18万元,对于一款智能化程度较高,且拥有大空间和丰富配置的紧凑型SUV来说,竞争力相当明显。
其实,从荣威RX5 MAX“上市即降价”这一营销策略中,我们也能够解读出,其就是为了终端销量而来。对于上汽乘用车这种迫切需要一款走量产品的心情,我们从其今年前7个月的销量表现中就能预见一二。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上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36.4万辆,同比下跌10.66%。其中,荣威旗下产品中,荣威RX5虽然还能保持在月销万台以上规模,但与往年相比,下跌趋势明显;其它产品中,仅有售价较低的荣威i5市场走势比较稳健。另外,高端车型荣威MARVEL X如今单月销量不足200台,预示着荣威此次“冲高”的尝试,或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这一市场现状,上汽乘用车急需在当前相对热销的SUV领域内开辟新的细分市场。而基于当前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消费诉求,一款价格亲民且智能化配置齐全的SUV车型,或能够快速引发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共鸣,进而在这一细分市场再造“爆款”之势。
分析认为,荣威RX5 MAX的推出,还有一个潜在的优势,那就是其可以利用荣威RX5三年来在市场上积累的庞大用户保有量实现一定程度的转化。然而,两款售价和定位比较接近的车型,最终的转化率能有多少呢?这个答案,恐要留到今年年底才能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