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制造2025》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明确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绿色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为全面展现中国一汽绿色产品、绿色制造,树立行业领军者形象,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策划开展了“走进绿色一汽,共享绿色未来”——2017中国一汽绿色制造采访活动。5月25日,由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质量报、一汽集团报、一汽电视台、无锡日报、无锡商报等10多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一汽解放锡柴,深入探究锡柴在践行绿色制造上的实践和成功经验。
“绿色工厂,真正的绿色制造!”
5月25日清晨,作为“走进绿色一汽,共享绿色未来”解放锡柴行的第一站,媒体记者参观了锡柴博物馆,见证了锡柴74年的奋斗历程,了解了锡柴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产绿色产品的举措。随后,在锡柴惠山重机生产基地,记者们又零距离感受了锡柴在打造最强中国“芯”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体现绿色制造的理念与行动。
“惠山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绿色制造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当记者们在跨入联合厂房的第一步,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世界一流的发动机生产基地所震撼。有记者说,偌大的生产基地不仅是绿色产品的输出源头,更是绿色制造的原始呈现地,“在锡柴惠山重机生产基地,我们看到了更为立体、饱满、丰盈的绿色化工厂,也看到了锡柴高品质产品背后严谨、科学的生产体系支撑下,蕴含着中国绿色制造的力量。”
“绿色、高效、智能!在这里我们领略到了设计领先的魅力。”记者们在直观的感受了国内最先运用地源热泵技术、冷试校车技术、交流电力测功技术,并采用天然气加热烘干、太阳能生活用水装备等多个绿色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带来的体验不由赞叹道,“绿色环境,绿色魅力!”当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里所引进先进的冷却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设备集中吸雾除尘装置等设备,累计降低非甲烷总烃排放量约5.04吨、减少污水排放量约15万吨、COD排放量下降约11吨;应用变频控制、集中控制等技术措施,节约能源4786吨标煤;运用地源热泵技术、天然气加热烘干技术,节约用电超过1700万kW·h、降低碳排放5746吨时,多个记者感叹道,“绿色工厂名副其实!”
“高科技,装备领先!”一位媒体记者由衷地表示,“一直对锡柴奥威品质信任,今天参加这个活动,亲临生产一线,真是大开眼界。厂房中集敏捷化、高效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身的四条机加工生产线和三条装配生产线,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汽车绿色制造的最高水平。
“这里的机械加工生产线和装配生产线的智能化真正赋予了锡柴奥威机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一位媒体记者惊叹道。一条条现代化的绿色生产线吸引了众记者的眼球,他们边走边看,当了解到这里的整线设备如加工、装配、输送、检测、校车等均由国际领先的设备供应商提供。其中,6DM11升发动机装配线采用NC控制,借助机器人、助力机械手、桁架机械手及EMS系统等实现自动化运行,同时整线设计采用了视觉防错、激光防错、机械防错等多种先进防错技术,实现了6DM11升柴油机的高效生产和产品高品质时。记者们普遍认为锡柴高精度的制造水准,是锡柴生产最强中国“芯”的硬件保障。
当看到中控屏幕上正闪烁着每台设备的作业状态数据,生产实时数字化在这里一目了然时,有记者说,为什么锡柴机能够持续热销,11升大马力细分市场中独占鳌头,占据了60%以上市场,是因为锡柴不仅具备了自主开发的体系能力,更有确保奥威6DM机品质的绿色制造的重要因素。
“再制造产品绿色,生产过程更绿色”
“让报废的发动机修复如新,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不是科学幻想,这是锡柴人勇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此次记者们还探访了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全程体验了报废旧发动机修复如新的神奇感受。
走进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与旧件库房锈迹斑斑的废旧发动机相比,那出口处的一排排印着“再制造”标志的锡柴再制造发动机更令记者们振奋。
步入清洗区域,记者们的目光已被一台台透着洁白的光泽的乳白色全封闭清洗机所吸引。“当旧发动机经过置换回收后,先进行的是预清洗,主要是针对拆解前的发动机进行除油、除锈。在此之后才能进入到拆解环节。”基地领导告诉记者们,“仅就清洗工序而言,锡柴再制造生产基地采用的是欧美成熟的水射流清洗、抛丸机、清丸机等高温分解系统,使清洗造成的废液污染下降80%,同时空气排放达到欧洲标准。”记者们惊奇地发现,经过一道道清洗处理后,满是锈迹的零部件外表已变得闪亮如新。
“产品绿色,生产过程更绿色”,步入修复区域,记者们发现,这里的再制造修复加工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无论是在加工理念还是定位基准都有较大差异,它们配置的是欧美成熟的再制造设备,来确保再制造发动机的卓越品质。
当记者们了解到,一汽锡柴再制造基地投产六年以来,从这里昂然走向市场的5千余台锡柴再制造发动机,回收的产品附加值已突破1.25亿元,循环利用钢材1800吨,可节电7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余吨。与新制造产品相比,锡柴再制造产品在保证同等质量和性能的同时,还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材料成本约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时,记者们兴奋不已。
“在全球呈现资源、能源紧张的今天,‘再制造’无疑是节能环保的一种有效途径!”有位记者说,锡柴不仅完美诠释了低碳节能环保的命题,更成功破除了市场用户对“再制造产品”的偏见。
“锡柴绿色制造诠释了低碳命题”
下午2点,锡柴党委副书记许海根主持了媒体座谈交流会,副厂长黄成海致欢迎词。在会上,记者们围绕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绿色技术的应用、发展新能源产业等话题与在座的锡柴领导进行了讨论交流。
锡柴党委书记、厂长钱恒荣向媒体记者简要介绍了工厂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情况,揭开了锡柴在践行绿色制造上的神秘面纱。
新华社记者在称赞锡柴绿色制造成果令人瞩目的同时,特意询问锡柴参与“一带一路”的情况。钱恒荣答道,一汽在俄罗斯、南非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工厂,整车全部采用锡柴发动机。锡柴的非道路产品,包括发电机组、农业机械、小型装载机和挖掘机等,在西欧和东南亚等地区也广受欢迎。截止目前,锡柴已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5个海外办事处。2016年,锡柴发动机出口总量突破18000台。锡柴已经在行动上积极响应了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未来,锡柴海外市场战略的目标还要向美国等高端市场进军,锡柴要证明:中国能够做高端产品;中国制造绝对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此次锡柴之行,我发现锡柴很多绿色发展的做法都很超前。想问一下:锡柴的企业文化中是否有对绿色制造、绿色发展的相关倡导?”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厂党委副书记许海根坦言:锡柴作为央企,首先必须承担好社会、政治、经济三大责任。锡柴的品牌文化是“鹰文化”,它的核心内涵我们浓缩为了三个字“韧、搏、融”,其中这个“融”字强调的就是的就是“和合共生,创和谐之境”。锡柴人落实在行动上,就是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打造绿色节能工厂。经济日报记者询问了锡柴再制造基地的盈利情况与企业在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上是如何考虑的。黄成海副厂长说,再制造在中国还是新兴事物,锡柴再制造基地尚未达纲生产,初期成本高,利润低,但未来将是朝阳产业,必能担好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
随后,科技日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质量报、一汽集团报等记者也相继围绕锡柴采取何种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污染;锡柴绿色制造与其它企业不同等问题发出了提问,张振锋、李建刚、李欲晓、唐颋、蒋伯明等领导一一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绿色发展理念、绿色节能工厂、绿色环保产品……这一切,不仅为锡柴绿色动力奠定了雄厚基础,更为中国一汽绿色制造聚智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