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宁德时代的传奇故事,正在电容界上演,这一传奇的主角叫丰宾电子。
你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这家企业,这并不奇怪。因为跟大多数零部件供应商一样,丰宾电子具有“深藏功与名”的特性。
但你肯定用过丰宾电子的产品,因为其电解电容被广泛运用小米、华为、海信、索尼、三星、飞利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中。
比如,最近网友在拆解华为65PD快充的充电器时,就拆出了丰宾电子的电容。
箭头所指零部件,就是丰宾生产的高压电容。CapXon为丰宾英文名。
就如“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一样,作为电子设备的元器件之一,丰宾出品的电容已被广泛应用于3C产业、工业控制、再生能源设备、自动化、医疗、照明、空调、通讯、智能系列等领域。丰宾市场经理介绍,目前丰宾的市场份额在大中华地区占60%,在亚洲其它地区占28%,在欧洲占12%。
现在,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正在逐步挺进车载领域。由于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上使用的电容众多,这显然是个巨大的市场。
但是,机遇有多大,挑战就有多大。由于汽车对元器件质量的要求更为苛刻,而且丝毫不能有安全隐患,因而技术门槛极高,目前这块市场主要被日本的电容巨头占据。丰宾凭什么与日企争霸天下?
丰宾电子外景
9月的一天,我到深圳市光明区深入调研丰宾电子,其董事长林金村给了我一个这样的答案:“我们将在管理和技术上与日企较量”。
今年以来,随着贸易战的升温,中国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成了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在呼唤零部件巨头的崛起。在铝电解电容领域里,丰宾不会缺席。
虽然只有一天的了解时间,但在我看来,丰宾已具备基业长青的特质,不但可以担此大任,还极有可能成为车载电容领域的独角兽。
丰宾电子董事长林金村
丰宾起步于台湾,崛起于大陆
1980年,青年林金村在台北成立了一个生产电容的小作坊。台湾地方小,市场容量不大,林金村的企业不温不火,但顽强地活了十几年,逐渐有了初步的技术积累。在90年代初,大量台湾企业回来大陆投资办厂,林金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1992年,他来到由邓小平“画过圈”的深圳,办起了丰宾电子,从此公司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到大陆后才发现,这里的市场太大了。因为当时很多外资企业进入大陆,需要很多零部件来组装他们的产品,尤其是电源厂家对电容的需求很大。”
坐在我对面的林金村,今年已70岁,但每天仍然吃住在公司,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回忆起刚来大陆创业的情景,他才意识到,原来当时一脚踩上了时代的风口,迅速地飞了起来。
丰宾电子办公楼大厅
面对国际化的市场,为了把成本和品质控制在自己手上,丰宾在1997年在广东韶关仁化县投资了铝箔化成厂,2001年在湖北宜昌成立铝箔腐蚀厂,2003年将韶关的化成厂迁移至内蒙古包头并扩大生产规模。
这种All in 的作为,让丰宾一直在技术上领先,同行的企业被淘汰了一批又一批,但丰宾却越来越壮大。2007年,丰宾在香港成功上市。
目前,丰宾早已掌握了电容界的三大关键技术——高稳定性的电化学工艺、铝箔的腐蚀和化成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导入。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品质管控,还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丰宾市场经理告诉我:这十年来的发展,进步的幅度有点惊人。很多外国客户来我们公司考察,都会问,你们的可视化模块做得那么好,系统是从哪里买的?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丰宾自己做的。”
现在,丰宾电子一共有2000名员工,其中研发团队有200人,“除了日本之外,在业界可能并不多见”。而丰宾的产能在国内业界能排到前三名,每个月能生产6.5亿导针型电容,1.5亿固态高分子电容,1.5亿贴片电容。
而从2012年开始,丰宾电子的营业额基本上每年都在以10%—20%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丰宾电子生产的高压电容
不能把市场拱手让给日本
早在四五年前,丰宾就决定进入车载电容市场。
一方面,这是出于作为国内电容界龙头企业的使命感。林金村说:“我们要肩负起这个责任,不能把车载电容的市场拱手让给日本。不止是丰宾,我还呼吁国内其他龙头企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起来跟日本竞争。”
另一方面,则是更为现实的考量,因为车载电容市场大,具有广阔空间。而且,由于车载电容的技术门槛较高,一旦进入就能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对公司发展有利。目前,消费类电容产品竞争过于积累,同行之间有时候甚至会展开价格战,这也促使丰宾想方设法早日切换到车载电容的赛道上。
战略确定后,第一步是打基础。经过一两年的努力,丰宾几乎通过了所有车载电容的专业测试,还获得了知名外企的专业认证。
林金村深知,日本电容企业的优势在于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做得特别好,能对每一个电容进行严谨的测试。他说:“我们也在追,不但要让设备自动化,还要让它智能化。也就是说,我们的设备不但能够自动生产,而且还能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因为电容对精密化要求高,有些问题人眼都看不到,但机器却可以。”
目前,丰宾已形成一套严密的品质管控系统。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瑕疵,都能得到记录和保存。
“假如一辆车装了丰宾的电容,六年后若电容出现问题,厂家可能会要求我们把生产过程中的资料调给他们。那么,我们都不需要翻箱倒柜找资料,只需要进入系统,几分钟就搞定。对于我们的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一般的电容厂随意能做到的。”
有了这些准备,机会之门正逐渐向丰宾打开。在以前,一般汽车企业都对大陆企业生产的电容没信心,因而百分之百地采用日本的电容。但现在,不少车企开始把订单开放给丰宾。据其市场经理介绍,某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采用丰宾出产的车载电容。
林金村很自信地表示,“所以,我们的产品开始逐渐进入车载市场,如果他们用几年后,我们的电容都不会有问题,那么他们以后肯定会继续买。”
不过,丰宾并不止于被动接受车企下单,他们还制定了主动出击的策略,而且是高举高打,首先攻入欧洲市场。
早在两年前,丰宾就在德国设立了欧洲办事处,以此来促成丰宾跟欧洲著名汽车企业的合作。
为什么这么做?丰宾总经理林薏竹坦言,“开拓车载电容市场真的是非常困难,因为这是由汽车企业主导的,你需要对方告诉你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然后你才能做针对性的开发,做进一步的产业布局。”
这样的策略已逐渐取得成效,丰宾已开始给欧洲好几个汽车企业代工生产车载电容。林薏竹说,“出于合作协议和商业机密的考虑,我现在还不能说这些企业的名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产品已经得到了欧洲一些车企的认可。”
丰宾电子总经理林薏竹
以“打断腿”哲学精进不止
通过上述种种努力,丰宾已拿到了进入车载电容市场的入场券,但怎样才能赢得更多汽车厂家的认可?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为什么多数车企只敢用日本生产的电容,而不敢用国产的?
林薏竹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国产电容和日本产的电容,在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日本生产的电容精度更高。而车载电容最重要的考量就是精度,对于任何一个部件,产品的一致性都要做到极高。如对于电容精度,消费类电器允许的误差范围可以高达正负20,而汽车允许的误差范围只有正负0.1。
因此,不断提高电容精度,是丰宾在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林薏竹曾在日本明治大学留过学,对日本文化较为了解。在多次参观日本的电容工厂后,她发现日本人有一个特点——不管有没有人看到,都会要求自己把本职工作做好,因而在产品精度方面,他们每年都有大幅进步。此外,为了制造好的产品,他们会从源头上抓起,研发能够生产高精度电容的设备。
这一套生产管理理念,自然而然地被林薏竹引入了丰宾电子。
林薏竹认为,电容行业由于没有确定标准化的设备,要开发高精度的电容,必须要以设备技术为导向。意即,研发出能够稳定生产高精部件的设备,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目前,国内企业在把电容交付给客户之前,一般要通过线上检测装置检测出良品率,但线上检测装置的精度是可以调的,调松一点就能轻松过关了。表面上,有些厂家交付的是百分之百的良品,但实际并不如此。而丰宾的做法则大不一样,他们并不依靠线上检测装备来评定产品质量,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更高精度的设备制作平台的依据,通过设备本身的改进,来提升产品的一致性。
丰宾电子实验室
“一般企业是通过线上检测,从有瑕疵的产品批次中挑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而我们只是通过线上检测装置来改进升级生产设备,提高一次性出量的良品率。”
林薏竹说,她的这套哲学,叫“打断腿”哲学,就是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打断自己的腿,挑战更严格的标准,以此循环往复来提升产品精度。从去年开始,这套理念已经运行了一年半的时间,她能明显感觉到产品精度和品质的提升。“真的是进步很多,越来越逼近我们的目标”。
跟这同样重要的是,丰宾对待客户很诚恳。曾有客户告诉林薏竹,“你们的竞争对手往往很怕我反应问题,总是借口说那是偶发因素。可是你们不一样,对于我反应的小问题,你们都会认真分析,从设备、材料、人员、内控等方面找原因,然后告诉我问题到底在哪儿,你们想怎么改进。这让人很感动。”
通过这样的交流,客户觉得丰宾很务实,是真心实意想追求高品质的产品,所以,即便丰宾的产品目前暂时还没能达到日本的水准,他们也乐意合作。
自从2007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林薏竹已在丰宾工作了11年,她已经逐渐找到了做企业的感觉:“我们一直在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目前国内的车载电容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相信可以通过‘打断腿’的方式,搭上这一波顺风车,最后成为世界顶级的电容企业”。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