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轿车(也就是乘用车)的发展时间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而合资企业的建立则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全新模式。一汽-大众虽然不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合资公司,但如今却是发展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1991年,合资公司成立之初,一汽-大众仅依靠一条CKD生产线来打造捷达A2,直到1996年7月长春一厂才正式投产。经过27年的发展,2018年一汽-大众已经拥有全国五大基地,生产奥迪、大众两大品牌,18款系列产品的领军者,实现从15万辆到300万辆年产能的跨越。一汽-大众的发展,也映射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奋斗史。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温泽岳作为合资公司中的一员,在中国近6年的时间中,适逢一汽-大众发展最快,市场增长最迅速的时期。作为工厂建设、产品规划到生产启动的主要负责人,他与一汽-大众一同成长,见证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他也把在合资公司工作的这段时光看作是一段非常成功的经历。
“一汽-大众作为合资公司,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工厂、销量、车型、人员,能——参与到这些工作中,见证企业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让我非常高兴。”温泽岳说道。通过现代化的新工厂建设,新的生产工艺以及节能环保措施的引进,一汽-大众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水平与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质量意识的提升。
回顾八十年代的中国,当时汽车的普及率甚至不及尼日利亚(每2500位居民才有一辆车)。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也已成为大众集团在全球最赚钱的子公司之一,其资产已超过当初中外双方投资的100倍。一汽-大众也在几代人的拼搏下在中国积累了近1700万用户。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快。
今年,是一汽-大众历史上建成基地和产业园最多的一年,全国五大基地的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工厂为点联结成辐射东西南北的产业轴、生态轴和经济轴。我们说“一座工厂,一座城”,汽车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产业链,它对一个城市经济、人员就业、产业发展的推动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
1、资金投入:提升硬件和软实力
根据我们查到的一项数据,一汽-大众在成立之初,投资金额为14.2亿人民币,而到2020年五大基地工厂的投资额将近700亿人民币。
温泽岳博士介绍,“长春奥迪Q工厂到2020年将投资64亿人民币;佛山华南基地一期已经投资130亿人民币,到2020年将投资160亿人民币;佛山华南基地二期到2020年将投资100亿人民币;青岛华东基地工厂100亿人民币;天津华北基地工厂到2020年130亿人民币。”几大工厂的相继建成投产,为一汽-大众未来几年大量新产品的投放,以及向电气化转型做好了充足准备。
除了工厂的投入,在过去5年中一汽-大众也在不断加强研发能力。温泽岳说:“我们的年度研发预算从2亿欧元增长到了7.5亿欧元,几乎是4倍。研发设备也是每年在大幅扩建,过去5年共投资3.5亿欧元(超过25亿人民币)。”另外大众集团在北京还会建立一个本地化的研发中心,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展研发工作。
一汽-大众在不断扩大自主研发范围的能力,比如刚上市的全新宝来以及蔚领两款车型约70%的研发范围由自主完成;明年推出经济型车项目中也将包含两款SUV,也基本来自于本土开发。温泽岳进一步透露一汽-大众在未来几年的产品规划,“一汽-大众将在2023年旗下的产品线将达到40款,除了已经公布全新奥迪Q5L,奥迪Q2L,大众探歌,新大众CC,新大众宝来MQB、大众探岳以外,明年还将有新一代大众速腾,新一代奥迪A6L,以及经济型车家族,未来还有多款新能源车型推出。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计划了很多其他的好产品,比如B-SMV,把SUV车型的优点和MPV车型的空间优势结合在一起。2020年之后我们将逐步推出8款创新的MEB产品。”
随着产品阵容的扩大,相信依靠自主研发的项目也将不断增加,甚至在奥迪品牌项目实现自主研发。
2、打造“智慧工厂”,助推“中国制造2025”
对大众集团来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时中国市场也是动态的,未来也肯定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例如在电动化和互联化方面。在新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一汽-大众引入世界领先水平的整车制造工艺,运用最先进有效的制造体系和管理方式,推动了中国制造的“升级”。
温泽岳表示:“我们很开心看到能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做出自己一点点小的贡献,通过我们现代化的新工厂、新的生产工艺以及节能环保的措施。”比如,今年投产的四个新工厂都拥有最先进的、最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同时也能满足最高的节能环保和效率标准。
青岛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试点城市。温泽岳博士以青岛华东基地工厂为例讲述了一汽-大众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具体体现:首先,该工厂已经为后续的电动车时代做好了准备,可实现传统车型和电动车型混线生产;其次,通过高度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与本地设备供应商的合作,促进当地制造技术的发展。再次,该工厂的先进制造工艺、自动化、轻量化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措施都处在行业领先水平。
一汽-大众为中国带来了生产制造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比如:新能源方面的技术、轻量化技术,这些都是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以外,一汽-大众已经开始推进下一个层级的项目——“智慧工厂”,一汽-大众与华为和IBM公司建立了合作,推进未来的智能化、全互联化的生产。其中正在推进的智能化技术包括:“RFID技术”为每台车安装身份标识、“智慧穿戴设备”
(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随时获取所需数据、“工厂服务总线”、“数字化和预防性维修”等。
3、独特的培训孵化体系
随着一汽-大众新项目的不断增加,未来会有一年内15个新项目启动,因此人才需求也在随之不断扩大。一汽-大众拥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首先,工程师都是从国内重点大学招聘,公司内部也会再次进行专业上的培训;针对工厂工人,我们有专门的“双轨制”教育,以及专业的培训中心,针对设备的操控、维修到整装、装配我们在各个专业上都有针对性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保证了我们四个新工厂同时建设,平行的为每个新工厂提供两个到三个班次的新员工培训需求。”温泽岳一一介绍道。
另外,一汽-大众还增加了“增强现实培训”,针对未来技术,例如电池装配或者电动车装配,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尽早的为未来工作和新能源发展做好准备。
4、形成产业链“效应”
大众集团在全球的战略一直是为生产地带来增值业务、促进用户生活提升和带动当地发展。中国作为目前大众在全球最大的市场,这一战略更有其特殊意义。
具体我们听听温泽岳博士怎么说:“以我们华东基地工厂为例。华东基地的建成将投入大约3000名员工,配套服务的还需要大约2000人(例如食堂、设施管理等)。另外供应商还会投入大约10000人,所有这些人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大约10000人服务,也就是一共会创造大约25000人的就业机会。
引进的投资,华东基地有31家本地设备供应商,其中包括4家国企,13家私企以及14家外资或合资企业。总投资达到17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佛山(华南基地)一二期的供应商园区共有40家供应商投资了47亿人民币;青岛(华东基地)20家供应商投资了32亿人民币;天津(华北基地)15家供应商投资了24亿人民币。
总结:五大基地的落成,每一座工厂,都是依照大众汽车集团的领先的建设标准及合理的布局,一汽-大众成功的为中国引入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整车制造工艺。我们说“一座工厂,一座城”,在27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汽-大众累计上缴税收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为上下游产业链创造超过5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为汽车产业不断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不仅强大自身,更带动产业及周边区域共进共荣。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