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科瑞咨询汽车行业信息交流群,请加微信(科瑞咨询-杨杨:autothinker99)出示名片,了解更多行业信息,定期分享行业报告。
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数据称,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涨幅较10月回落1个百分点,为2009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1.7%。
11月CPI同比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由猪肉价格拉升的高基数,以及近期食品价格的疲软。虽然服务类消费需求逐渐复苏对非食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涨势仍然偏弱。
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7.1%,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非食品方面,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5%、1.5%和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下降3.9%、0.6%和0.3%。
分析师指出,食品价格的回落以及去年同期基数的抬升将令CPI继续承压,短期内CPI同比可能继续处于负区间。
“CPI同比负增长凸显出目前消费需求仍偏弱这样的情况,未来物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界面新闻说。
他分析称,一方面,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猪肉供给提升,猪肉价格稳中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另一方面,虽然服务业生产和需求在逐渐恢复,但整体消费复苏进度较慢,加上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疲软,非食品价格涨势仍将偏弱。
CPI上一次出现连续负增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从2009年2月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猪肉价格见顶,CPI同比涨幅快速回落,从7月的2.7%回落到11月的-0.5%。和上次通缩主要由内外需同时减少造成物价下降不同,这次通缩主要是受猪周期的驱动。
刘学智认为,CPI将在低位徘徊一段时间,但负增长时间不会超过上一轮。“这一趋势(指CPI下降)将延续到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之后猪肉价格下跌周期可能逐渐结束。”他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表示,12月CPI同比可能会短暂转正,但到了明年,高基数和食品价格的持续回调很可能会使得CPI同比再次转负,并有可能持续到明年二季度。“不过,也需要关注冬季拉尼娜现象,它可能导致食品等供给收缩和冬季相关需求增加,形成CPI上涨因素。”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达了类似看法。他对界面新闻表示,由于当前食品价格有所回升,12月CPI即有望转正。明年1、2月份由于基数较高和春节错位,CPI有较大概率陷入负增长,但3月份之后将逐渐回升,不存在持续通缩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中旬以来,一度连续走低的猪肉价格重新抬头。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11月23日-27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7.43元,环比上涨1.6%。12月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1.79元/公斤,比12月3日上涨0.9%。
在CPI涨幅持续下行的同时,工业领域的通缩也在持续。11月份,PPI同比下跌1.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
陶金指出,PPI生活资料同比降幅扩大,一定程度上是受CPI食品等消费品价格回调的影响。从环比看,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从整体趋势看,受到全球经济复苏、需求改善的支撑,PPI在年底和明年继续上行的概率较大,生产端通缩的形势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王静文提到,PPI同比虽然仍在通缩,但环比上涨0.5%,创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随着全球经济企稳、美元指数持续下探,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持续回升,加上中国经济内生复苏动力增强,PPI通缩幅度将会继续缩小,明年2、3月份即有望转正。
分析师表示,短期内,物价因素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明显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情况和央行对货币政策未来空间的考虑,都将导致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
“由于食品价格的波动和上半年高基数的影响,明年CPI还会存在下行压力,但CPI与央行货币政策之间正在脱钩,越来越多的央行也不再将CPI看作货币政策的最重要变量,而可能会比以往更加关注PPI的走势,同时经济中还存在着很多其他反映经济热度的指标。”陶金说。
王静文表示,总体来看,CPI负增长或为短期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定力,在稳健基础上灵活适度,不宜对短期的物价波动过度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