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新任掌门几乎尘埃落定。7月29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集团新晋副总裁杨晓东将兼任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一职。
上汽对这则人事任命的态度相对低调、保守。尽管近几日已有数家汽车行业媒体曝出这一进展,但上汽并未公开承认此事。这或许与就任流程相关。7月29日下午,记者拨打了杨晓东的办公室座机号码并接通,说明他尚未开始在新岗位履职,他表示,“现在还不能透露人事方面的事情。”
杨晓东早年间曾参与上汽与通用合资公司的筹备工作,此后被派往北美通用总部全球采购部门,再后来杨晓东分管了上汽的海外业务,并将上汽的出口量做到了业内顶尖的水平。既有整车厂管理经验,又熟悉海外市场的运作,业内认为他是执掌上汽乘用车的理想人选。
上汽乘用车公司对上汽集团的意义不言而喻。尽管上汽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但长期以来被指“靠合资而活”,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自主品牌在集团中所占份额都不高。
近年来,上汽集团将自主品牌的发展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2014年6月,现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上任后,提拔王晓秋为副总裁,将他由当时的上海通用调转至乘用车公司,当时上汽乘用车、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三大集团子公司中,仅上汽乘用车由集团副总裁兼任总经理。
上汽延续了这种思路。根据7月22日晚间“官宣”的全新一代高管名单,最新就任的三位副总裁中,除了杨晓东以外,一位是卫勇,负责行政业务,升任财务总监,另一位则是祖似杰,负责新兴业务,升任总工程师。
从上述人事任命上看,上汽对自主板块的重视程度甚至有增无减:升任副总裁的高管中,没有一位来自上汽通用和上海大众,而是都出自暗合“新四化”发展方向的增量业务领域。
高管升职与否当然和取得的成绩有关,但对于上汽这样的大型国有集团而言,显然更代表了企业未来的布局重点。特别是当前,全球汽车行业进入拐点,以上汽的规模,不进则退,下一步的棋子落点尤为关键。
自主品牌加快出海步伐
上汽可能迎来了十余年来最有挑战的时刻,在整体市场遇冷的背景下,自主品牌近年来累积的成绩或许率先受到冲击。
数据显示,在王晓秋执掌的五年里,上汽乘用车的年销量从开始的18万辆上涨至70万辆,但今年上半年销量为32.46万辆,同比下降9.6%。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上汽乘用车的天花板也隐约可见。
市场疲软,销量不振,是今年国内车市的主基调。针对这种情况,上汽方面已经展开了多轮轰轰烈烈的“救市”行动:今年4月,荣威、名爵先是降低了官方指导价,随后又甩出了30亿元的以旧换新补贴大礼包,全部都是针对自主品牌。但即便如此,上汽乘用车今年上半年的成绩还是难言乐观。
除了市场因素,上汽自主品牌的先发优势也在消退。2016年,上汽联手阿里巴巴打造斑马系统,开创了“互联网汽车”新物种,并借此在市场上逆袭,但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入局,上汽乘用车在车联网领域打造的差异化标签也在被慢慢撕下。
今年的销量压力是切实存在的。王晓秋此前在一次新车发布会上便坦言现在“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尽管旗下产品的售价一再下探,但他认为,当前稳住销量是第一要务。
销量重新成为上汽自主品牌的当务之局,而杨晓东自带的海外市场基因,被认为是“拯救”上汽乘用车的有力武器。
杨晓东在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一职上,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显示,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27.7万辆,同比增长62.5%,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在业务布局方面,上汽近年来已经在海外建立了三个生产基地及三个海外创新研发基地,这其中,杨晓东是主要推手。
有分析认为,为上汽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去寻找更多的增长点,是即将接任的杨晓东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而海外市场,一直是上汽集团内部多次强调的方向。上汽集团2019年经济工作中提及整车业务相关的“抓手”,多次涉及出口与国际经营。
放手合资板块
与自主板块相对应的是,上汽在合资板块方面的“放手”。此次任命的副总裁,没有一位来自上汽通用或者上汽大众,而在五年之前,升任副总裁的王晓秋来自上汽通用,张海亮则来自上汽大众。
值得一提的是,张海亮就任副总裁两年之后,从上汽集团离职创业,而他的离任也带走了上汽大众一干管理层。近两年来,上汽大众在管理上一方面动荡较大,另一方面还不时被媒体曝出“管理混乱”。
从企业经营层面看,在市场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尽管是上汽的销量担当,但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年上半年销量分别同比下滑9.94%、12.91%,受此影响,上汽大众今年上半年将销量冠军拱手让给一汽大众,这还是六年来的第一次。
事实上,市场需求疲软,谁都不会很轻松,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这样的企业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配合着国家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也纷纷降低厂商指导价,为终端提供更多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仍是上汽集团利润的最大来源。去年,上汽集团净利润484亿元人民币,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80亿、156亿。
相对而言,合资板块的情况要好于自主板块,这可能是上汽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地位的重要原因。今年是上汽的“产品大年”,无论是上汽大众还是上汽通用,都制定了相对积极的产品策略,甚至加大了向市场推出产品的力度,力保领先地位,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汽自主品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收缩了新产品的研发。
另外,也有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汽集团内部调动由很多因素决定,新任命的高管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集团发展的优先项,但也不可否认,“有些项目是比较难出成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