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研究网_汽车智库互动平台 官方微信 科瑞咨询  
汽车研究网,我的汽车领域专家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行业快讯 新能源 智能汽车 前沿技术 数据快讯  
乘用车 卡车 客车 专用车 零部件 发动机 自主品牌  
高层动态 合资合作 整合并购 战略规划 出口 召回 终端市场 经营业绩 人事变动 新品上市 品牌营销  
国际政策 国内政策 地方政策  
经济指标 改革规划 基建投资 能源环境 金融商贸    
知识术语  汽车人物  汽车展会  科研院校 人才招聘    
热点透视 产销分析 展会论坛 厂商专题    
广州就智能网联汽车路测法规征求意见 测试路段实行分
来源:第一电动网   编辑:杨逸轩  2018-06-05 17:54:51 字号   打印  收藏

6月4日,广州市交通委正式发布了《广州市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即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突出自动驾驶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要为每一辆测试车辆购买必要的商业保险,确保测试驾驶员履职能力,对于测试驾驶员管理、事故防范、事故处理、运行过程中的监控,都由测试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对于测试路段实行分级管理,从低到高分为一至三级路段,允许在不同级别的测试路段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安全。

在测试主体方面,规定测试主体必须在认可的封闭测试场地中,且测试时间不少于6个月或者测试里程不少于2000公里。

在测试车辆方面,首次申请测试资格时,测试车辆车龄不超过3年;具备人工和自动两种驾驶模式,且保证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快速、安全地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模式;安装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及监控设备,能够自动记录和存储在车辆事故或者失控状况发生前90秒以及发生后30秒的车内外视频及数据信息;此外,还必须安装提醒装置,当遇到自动驾驶系统失效时,装置应当立即提醒测试驾驶人接管车辆。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征求广州市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为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即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市交委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起草了《广州市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规定,现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并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公开征求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8年6月4日至2018年6月13日。

二、意见反馈途径

(一)信函:广州市天河南二路1号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客运管理处,邮编:510620。

(二)电话:38180132。

(三)传真:85239333。

(四)电子邮件:jwkyc@163.com。

(五)网站:广州交通信息网,"政民互动"-"民意征集"栏目。

特此通告。

附件:广州市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即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开展相关测试工作,推进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以下简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遵循“鼓励创新、保障安全、先行先试、分级分类”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相关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的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智能网联汽车实行分级别、分类别测试,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配套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建设智慧、绿色、安全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组织管理

(一)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交委共同成立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测试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统一实施、监督和管理。

(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管理办公室成立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审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测试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作进行评审。

(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管理办公室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申请、日常监管等管理工作。

(四)测试主体是指因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试验,需要临时上路行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申请、组织测试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

三、测试申请条件

(一)测试主体

1.具备汽车及零部件相关软硬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科学研究或者试验检测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

2.在测试管理办公室认可的封闭测试场地中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过不少于规定里程与规定场景的测试且被评估合格,或者已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国内其他城市获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许可,且测试时间不少于6个月或者测试里程不少于2000公里;其中,已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获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许可的,需同时提交经测试专家委员会认可的测试证明或测试报告、测试车辆一致性及测试功能一致性说明材料;

3.建立测试车辆远程监控数据平台,具备对测试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能力,与第三方机构签署承诺书,按照要求接入第三方机构数据平台,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要求进行数据共享,提供脱离自动驾驶功能及事故等相关数据;

4.具备对测试车辆的相关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重现的能力;

5.为申请道路测试的车辆购买每车不少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者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赔偿保函,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测试车辆

测试车辆是指申请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机动车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不包括摩托车、低速汽车,优先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测试车辆,同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未办理过机动车注册登记;

2.首次申请测试资格时,测试车辆车龄不超过3年;

3.属国产机动车的,应当提供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但未进入公告车型的应当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和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出具的相应车型强制性检验报告,进口车辆应有进口证明;

4.一般应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检测要求,对未符合检测要求的项目,测试主体应出具未降低车辆安全性能的相关说明材料;

5.具备人工和自动两种驾驶模式,且保证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快速、安全地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模式;

6.安装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及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车内驾驶员及其驾驶行为、采集车辆位置、速度及车辆驾驶状态等功能,能够实时回传数据信息,能够自动记录和存储在车辆事故或者失控状况发生前90秒以及发生后30秒的车内外视频及数据信息;

7.安装提醒装置,当遇到自动驾驶系统失效时,该装置应当立即提醒测试驾驶人接管车辆;

8.张贴明显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车辆标识,提醒其他交通参与者该车辆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车辆。

(三)测试驾驶员

1.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

2.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无记满12分记录;

3.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

4.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

5.经测试主体自动驾驶培训,熟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规程,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操作方法,具备随时接管测试车辆的能力;

6.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与测试主体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

四、测试申请和审核

(一)测试主体申请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应向测试管理办公室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测试申请材料。申请材料见附件1所列内容。

(二)第三方机构收到测试主体申请材料后,应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对于未获得其他国家、地区、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许可的测试主体,于5个工作日内安排测试主体到指定的封闭场地开展实车试验,出具封闭测试区实车试验报告。对于通过实车试验或已获得其他国家、地区、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许可的测试主体的测试车辆,应接入数据平台并出具接入数据平台证明,在第三方机构数据平台建立完善之前,第三方机构应对测试主体的数据监控平台进行检查,并出具相关证明。测试主体首次申请测试车辆最多不超过10辆,测试3个月后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申请增加新测试车辆,具体数量由测试管理办公室根据测试路段承载能力统筹安排。第三方机构每月定期向测试管理办公室提交符合要求的测试主体申请材料及初审意见。

(三)测试管理办公室在收到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组织测试专家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进行论证,并根据测试专家委员会意见进行审核。

(四)测试管理办公室向通过审核的测试主体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测试周期不超过6个月。

(五)测试主体持通知书,按照《机动车登记规定》的相关要求,到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测试车辆的临时车牌照,临时车牌照期限不超过90天,牌照到期后测试主体持通知书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牌照续期。

五、测试管理

(一)测试管理办公室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审核的测试主体、测试车辆、测试驾驶员、测试周期、测试路段、测试项目。

(二)市公安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交通状况的复杂程度及道路限速情况,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实行分级管理,从低到高划分为一级、二级及三级,同时积极探索完善相应的交通管理法规,以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及道路测试要求。各区人民政府会同公安交通主管部门根据辖区内实际交通状况,划定本区域内各级别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开展测试场景建设工作,保障道路测试条件。

(三)首次申请测试的测试主体,仅能在一级路段开展测试工作。累计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或者累计超过 3000 公里且近3个月平均脱离间隔里程大于20km的测试主体,未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向第三方机构申请在二级路段开展测试工作。累计测试里程超过3万公里,或者累计超过 2万公里且近3个月平均脱离间隔里程大于40km的测试主体,未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向第三方机构申请在三级路段开展测试工作。

(四)测试主体不得在规定的测试路段以外的区域开展测试工作。

(五)每一辆已取得测试资格的测试车辆,均应配备固定的测试驾驶员,测试车辆在进行测试时应当在驾驶员座位上配备测试驾驶员,驾驶员座位设置在远程的,也应确保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由测试驾驶员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快速、安全地将测试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模式进行远程控制。如发生测试驾驶员改变的情况,应提前在第三方机构数据平台登记。

(六)测试主体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驾驶员休息制度,承担驾驶员培训和合理工作时长安排的责任,测试驾驶员每工作2小时应适当休息,每天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8小时。休息期间,测试车辆应停放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允许停放的区域,保障测试安全。

(七)测试车辆在测试期间,不得搭载与测试无关人员和货物,不得进行车辆制动测试。大型车测试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

(八)已取得测试资格的测试车辆发生临时车牌照到期、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等级的功能变更、安全性能变化等可能影响道路测试正常进行的情况的,应当主动停止道路测试并向第三方机构报告,经第三方机构评估通过后方可继续测试。

(九)测试主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测试周期结束前15个工作日内,向第三方机构提交道路测试延期申请,延期申请时长每次不超过6个月。

(十)测试主体应该严格按照测试管理办公室规定的测试时间、测试路段等级和测试项目开展测试工作。

(十一)测试主体在每次测试前,应指派专业人员对测试车辆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测试车辆在测试时保持良好的安全技术条件。

(十二)测试主体应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事故处理,特别是在强降水和道路严重积水期间要做好测试路段安全评估工作,并指定安全负责人及安全联络员各一名,负责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接。

(十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管理办公室可以通过在测试车辆与测试区域路侧安装设备,对测试主体的测试过程进行监管。测试主体违反管理规定进行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管理办公室有权终止其测试资格,并公布相关违规测试主体名单。

(十四)如遇特殊情况,通过审核批准的测试项目需临时暂停的,测试主体应当服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测试项目另行安排。

六、载客测试

(一)测试主体测试里程累计超过1万公里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向第三方机构申请开展载客测试工作。载客测试仅能在一级及二级路段开展。

(二)测试主体可通过互联网、媒体、手机APP等方式招募志愿者,开展无人驾驶车辆载客测试。参与载客测试的志愿者,应年满18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首次申请载客测试车辆最多不超过30辆,测试半年后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申请增加新测试车辆,具体数量由测试管理办公室根据测试路段承载能力统筹安排。

(四)测试主体应开发专用手机APP或利用合作第三方公司开发的手机APP,对接参与测试的志愿者与测试车辆。

(五)测试主体应为参与载客测试的志愿者购买座位险、人身意外险等必要的商业保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测试参与者人身安全。

(六)测试主体不得向测试参与者收取费用或报酬,不得利用测试车辆从事或者变相从事运输经营活动。

七、远程测试

(一)远程测试是指测试车辆设置远程驾驶员座位,并由测试驾驶员在远程驾驶员座位监控、操控测试车辆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测试车辆应通过安装远程控制设备,保证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由车内或车外的远程测试驾驶员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快速、安全地将测试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模式进行远程控制。

(二)测试主体测试里程累计超过3万公里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向第三方机构申请开展远程测试工作,但需要重新提交开展远程测试的测试车辆资格及自动驾驶能力证明材料、测试驾驶员资格及测试能力证明材料、测试计划及测试内容说明材料。首次申请远程测试车辆最多不超过5辆,测试半年后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申请增加新测试车辆,具体数量由测试管理办公室根据测试路段承载能力统筹安排。

(三)第三方机构对远程测试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对申请测试路段的移动通讯信号传输质量进行检查,出具初审意见后,每月定期报测试管理办公室,由测试管理办公室组织测试专家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进行论证,并根据测试专家委员会意见进行审核。

(四)测试车辆远程控制设备应能够实时传输测试车辆速度、加速度、灯光、信号实时状态、车辆外部360度视频监控情况、环境感知与响应状态、车辆故障等情况。

(五)每次开展远程测试前,测试主体应对测试路段的移动通讯信号传输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远程控制设备有效运作。

(六)开展远程测试时,每辆参加测试的测试车辆应配备1名远程测试驾驶员,测试驾驶员应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实时监控测试车辆状况及周边环境,发生紧急情况或失控状况时及时介入操控车辆。1名远程测试驾驶员不得同时监控多辆测试车辆。

(七)开展远程测试时,每辆参加测试的测试车辆后应配备尾随伴行车辆,实地监控测试车辆运行状况。远程测试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

(八)远程测试仅能在一级及二级路段开展,远程测试及载客测试不得在同一辆测试车辆同时开展。

八、编队行驶测试

(一)编队行驶测试是指测试车辆通过安装智能网联设备,在道路上具备编队行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编队行驶车辆可以通过消除前后车辆制动差异时间、缩小汽车间距等方式,达到提升道路使用效率、缓解道路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和排放等目的。

(二)开展编队行驶测试工作的由测试主体向第三方机构提出专门的申请,需要提交开展编队行驶测试的测试车辆资格及自动驾驶能力证明材料、测试驾驶员资格及测试能力证明材料、测试计划及测试内容说明材料。

(三)编队行驶测试仅能在指定路段开展。

(四)测试车辆应保证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可由车内的测试驾驶员快速、安全地将测试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模式进行控制。

(五)编队行驶同时测试车辆最多不超过6辆,大型客车、重型货车及半挂牵引车测试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

(六)编队行驶测试途经桥梁时,应解除编队协同自动驾驶模式,恢复单车人工驾驶模式及正常的行车间距,保证桥梁安全。

九、事故责任认定

(一)测试车辆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交通违法行为,认定测试驾驶员为车辆驾驶员,由市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由测试驾驶员承担车辆驾驶员相应法律责任。测试主体对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负有责任的,测试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测试车辆在进行道路测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测试驾驶员应立即停止测试,同时测试主体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第三方机构提交道路测试交通事故报告及该次测试的自动驾驶数据。事故责任认定后10个自然日内,测试主体应向第三方机构提交事故责任认定结果、原因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

(三)第三方机构收到测试主体发生交通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测试管理办公室报告。

(四)测试车辆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失控状况时,第三方机构应暂停测试主体相关测试车辆的测试计划,收到测试主体提交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者失控状况自评报告,并经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其测试。

(五)测试主体测试车辆发生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可以处暂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拘留处罚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测试车辆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毁等严重情形的,由测试管理办公室取消测试主体测试资格,测试主体应交回所有临时车牌照,并认真进行整改,重新申请评估。

十、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适用本指导意见。

十一、对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工信部联装〔2018〕66 号)施行前已经依法注册登记的车辆,经所属企业注册地的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证明,可在本指导意见施行之日起3个月之内,按照本意见规定申请道路测试。

十二、本指导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

上一篇:七部门联手监管网约车:违规企业拒不改正 可能被停网
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
近日,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中,确立两个阶段性目标:一是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到2035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全面融合,基本建成适应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详细]
2021-08-26 16:27:35
 
万亿“大基建”法案通过,美国为充电桩和汽车安全划重点
近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一揽子计划,这是美国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基建法案,也是美国总统拜登和两党参议员经过数月谈判后迈出的重要一步。这项法案将为美国扩大宽带接入提供资金,并为包括电动汽车、网络安全在内的其他重点领域提供资金。目前,该法案仍需美国众议院通过,而后由拜登签字成为法律。 [详细]
2021-08-26 16:06:53
 
宁德市出台七条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
近日,宁德市印发了《宁德市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七条措施》,具体包括给予购车补贴、鼓励车辆置换、推广换电模式、高速免费通行、支持便利停车、完善充电设施、发展绿色物流等七项政策。具体来看,《措施》中明确自2021年4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前,在宁德市购买的新能源汽车且在我市首次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网约车运营企业,给予每辆车4000元的购车补助;同时各地建成换电站后,给予换电设备(不包含电池包)投资额的20%的专项补助资金补贴支持,单个换电站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补助资金由属地财政承担。 [详细]
2021-08-26 16:02:03
 
俄罗斯推进电动车发展:2030年前建成7.2万个充电站
8月24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俄罗斯2030年前电动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显示,2030年前,俄罗斯至少会建成7.2万个电动车充电站。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2021年至2024年和2025年至2030年。第一阶段计划推出至少9400个充电站,其中至少2900个是快速充电站;第二阶段计划建成运营至少7.2万个充电站,其中至少2.8万个是快速充电站。 [详细]
2021-08-24 17:17:06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扩大二手车流通 促进梯次消费、循环消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稳居世界前列。王文涛表示商务部下一步要顺应消费形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1、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特别是扩大二手车流通,这段时间我在专门研究二手车,促进消费的梯次消费、循环消费;2、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包括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到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3、搭建消费升级平台,通过消费平台的创新发展,通过“点线面”的结合,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详细]
2021-08-24 17:07:58
 
成都:计划2025年底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000座 充电桩16万个
近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全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新能源交通服务保障体系,提升非燃油车保有量比重,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到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200座、充电桩5.8万个;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详细]
2021-08-23 16:56:11
 
9月1日起,广州全市禁止机动车鸣笛
近期广州市公安局发布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措施的通告》。《通告》规定,每天0时至24时,在广州全市范围所有道路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以及超车或者遇有紧急情况时鸣喇叭示意的情形除外。此外,从8月16日起,广州交警将全面整治机动车乱鸣喇叭交通违法行为。 [详细]
2021-08-23 16:45:20
 
佛山将出台方案支持汽车销售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及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8月20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文海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并原则同意《佛山市2021年-2022年支持汽车销售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及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对申领扩大汽车销售规模奖励资金及新能源汽车购车补助资金的对象、标准、条件和流程等进行了具体明确。其中,申领对象主要分两种:一是对汽车销售企业扩大汽车销售规模进行奖励,按2021年全年一手车销售额同比分级别给予奖励。二是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助。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时间为准)购买 [详细]
2021-08-23 16:42:27
 
九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
8月13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邮政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关于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八方面主要任务,同时确定了“十四五”期及203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农村客运体系,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远期目标是: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普惠均等、便捷舒适、 [详细]
2021-08-18 17:11:17
 
贵州省计划培育百亿级电池材料企业
日前,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推进锂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目标计划到2025年,锂电池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力争培育形成5户百亿级电池材料行业领军企业。 [详细]
2021-08-18 17:08:08
 
 
一汽-大众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
宁德时代计划在印尼建厂 将投资50亿美元
LG化学高镍电池预计明年交付特斯拉
大众在欧洲或需要40座电池厂
热点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闻专题
· 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
· 2018年北京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7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车展专题报道
· 2016北京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6年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零部件展
· 2015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维保工具展
回顶部
关于我们 智库平台 科瑞咨询 招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电话:4006-997-802    客服邮箱:market@autothinker.net    投稿邮箱:news@autothinker.net
Copyright @ 2010 - 2018 China-Qiche All Rights Reserved 沈阳科瑞信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辽ICP备1801847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B2-20180363
手机版
执行时间:1.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