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天津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8%、6.9%、3.4%,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1-1.5个百分点不等。三大直辖市经济加快发展的背后,原因各不相同。不过,三地都在推动高端产业发展,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上半年东部三大直辖市经济表现好
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天津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8%、6.9%、3.4%,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1-1.5个百分点不等。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江倩在7月18日北京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指出,北京GDP季度累计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这表明经济增长走势是平稳的。目前,北京已经进入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阶段,减量发展成为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独有特征和途径。在减量发展的同时,还要实现集约高效的发展。
三大直辖市经济加快发展的背后,原因各不相同。不过,三地都在推动高端产业发展,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此外,这些直辖市要素成本较高,一般制造业都在加快退出,北京还在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因此,产业向高精尖转型显得更为迫切。
京津沪经济为何加快?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天津三地经济稳中向好,其背后的动因不一。
北京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低于一季度7.4%的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4%,高于一季度的4.5%增速。
上半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3%,增速比1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上半年增加值增长4.7%,高于一季度的-10.2%。
北京新兴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全市新经济实现的增加值按照现价计算同比增长了15.2%,新经济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这表明,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北京市工商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服务业企业8.4万家。其中,科技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合计占比超过一半,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目前,北京正在加快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商业企业等。上半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减少259家,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减少企业占到78%。
上海经济增速加快是因为第三产业增长迅速。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10761.97亿元,增长7.4%,高于一季度的7.0%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4758.03亿元,增长5.8%,低于一季度的6.4%增速。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所副所长李伟指出,上海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增速快于制造业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上海的制造业增速从去年开始加快,这为上海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上海制造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比较大,这些可以为上海制造业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李伟说。
今年上半年,上海工业投资完成465.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9%,增速创近十年来最高。近期,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要在上海建设年产50万辆车的工厂,这也为未来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力量。
上海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4%,低于一季度的7.1%,不过仍相对稳定。
在上海之外,京津两个直辖市的工业发展态势如何?
上半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
天津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比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天津上半年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3%,分别高于一季度的-1%、4.4%。
高端产业带动明显
不过,京津沪三地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因为要素成本升高,一般制造业都在加快退出,三地加快发展高精尖行业显得极为迫切。
上半年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按照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7.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1%。
庞江倩表示,北京这两个领域增速都高于GDP增速,表明高端产业对北京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下半年全市经济还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上半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增长比较快的有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15.0%)、汽车制造业(增长12.3%),增速低的有成套设备制造业(4.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2%)、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下降1.2%)、精品钢材制造业(下降4.9%)。可以看出,上海增长慢的并非都属于技术含量低的行业。
天津则体现为一些传统产业增长快,今年上半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医药制造业增长1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家具制造业增长9.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8.3%,汽车制造业增长7.4%。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薄文广指出,天津之前传统产业占高,新兴产业占比较少,在传统产业转型时新兴产业没有及时补上,导致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下降。
薄文广认为,天津不像北京和上海可以吸引大量优质资源,自身转型升级压力比较大。天津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民营经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目前,北京的一般制造业、商贸中心等功能都在加快疏解。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减少259家,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减少企业占到78%。北京并不是不发展工业,相反是要发展更高精尖的产业。
庞江倩指出,北京在着力加强四个中心的功能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和北京类似,制造业也在瞄准高精尖。京沪都经过了一般制造业扩张阶段,中低端制造业的优势逐步丧失,正需中高端制造业来弥补。
“未来上海中高端制造业不可能有特别高的增速,但肯定是一个稳定的持续的增长过程。在这种稳定持续的增长中要推动、带动、引领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李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