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统计局公布7月宏观数据。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其中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速最近几个月在稳步回升,房地产投资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主要拖累因素来自基建投资。
基建投资增速仍在稳步下行,从年初的两位数增长,逐渐放缓至1-7月份的5.7%。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背后主要有两个因素,一则去年基数较高,二来跟各地加大基建项目合规性、合法性审查等有关,短期造成项目延迟,但长期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自从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中央部委和地方已经在积极行动,包括加快项目审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为项目创造条件等。
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在各部门积极行动之余,市场也有担忧是否会出现以基建投资为由的“大水漫灌”。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各方观点来看,当前稳投资是对上半年政策的微调,侧重在有效投资,减税等积极财政政策侧重在落实。
“当前‘稳中有变’的局势下,有些人将‘三驾马车’理解为’投资’一驾,但从我们跟发改委业务司局接触来看,‘稳投资’不等于‘扩投资’。稳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稳就业、防风险,基建领域可能会适当加杠杆,资金使用方面是精打细算+适度加杠杆。踏实推进基建投资没有问题,怕的就是原来50块钱能搞定的,非得要花100块钱,资金的效价比不高。”
有东部地级市发改委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基建投资增速逐月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7%。基建投资增速从前2个月的16.1%逐月下行,直到7月份的5.7%。
地方基建投资增速有自然放缓的因素。“我们今年基建投资增速下行,主要是前两年冲得比较快,现在基建投资的增速算是回归正常”,有东部省份地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该负责人直言,一开始报投资数据会把土地费算进去,数据增速会比较快,工程启动之后,按正常建设进度,投资增速也会回归正常。“当然,今年PPP贷款收紧后,有些在建项目受到一定影响。”他说。
在今年上半年地方债防风险过程中,各地在积极行动,部分省份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梳理,部分项目被叫停,部分项目建设周期拉长。部分债务风险较高的地方,出于财力承受能力限制,降低了投资力度。
“上半年部分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防风险存在过度解读,有些地方全面叫停了政府付费类的PPP项目,有些金融机构停止了对PPP项目的贷款,融资平台的一些合理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存在一些矫枉过正的行为”,发改委投资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薛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环保基建投资分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运营类的,像污水、垃圾处理厂,要融资也容易,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受到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河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等,难以有现金流收益,主要靠财政买单,这块受到影响比较大。
部分地方受前期手续制约,项目推进较慢。8月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艾丽华在“四好农村路”东部片区建设现场会上指出,今年以来,自治区公路项目建设推进整体较慢,一些项目前期工作受土地、林地、草地等前期手续制约,推进严重滞后。
稳投资政策密集出台
8月14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指出今年地方专项债券发行不受季度均衡要求限制,各地至9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剩余的发行额度应当主要放在10月份发行。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平稳,上半年GDP增长6.8%,就业形势良好。但基建投资的持续下行,叠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在因素,政治局会议形容当前经济运行为“稳中有变”,要求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
“稳投资”提上议事日程,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政策要相机预调微调,具体包括“加快今年1.3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今年赤字率下调到2.6%,赤字规模与去年持平。但财政支出力度仍在加大,表现之一在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去年增加了5500亿元,地方专项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
但是,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较慢,新增债券未能较好投入项目建设中,上半年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规模(新增地方一般债券和新增地方专项债券加总规模)仅3329亿元。
7月31日,交通部召开部务会,强调要加快完善增加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对西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川藏铁路、拉日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审批及建设进度。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地方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全年重点目标任务。
前期有准备的项目在逐渐放行,发改委重启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近日,长春、苏州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审议通过,投资规模分别为787亿元、950亿元。
地方也在加快项目推进。艾丽华指出,国务院即将对自治区开展督查工作。要认识到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实施、中央投资的执行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等督查重点,紧抓有利时机,全面排查制约公路项目建设推进的“梗阻”和“堵点”,切实落实公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土地手续报批的主体责任,加快项目报批,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7月6日,国务院印发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的通知,督查重点包括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扩大内需等多项内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等,属于“持续扩大内需”的范畴。按照部署,国务院将于8月中旬去各地督查项目进度。
刘爱华表示,下半年随着政策的落实落地,随着各方面项目审批的加快,基础设施有望企稳。
这些与“大水漫灌”还是有区别的。吴亚平表示,下半年稳投资,关键是对上半年政策执行进行纠偏,满足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保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积极财政政策中减税、专项债券发行等切实落地,基建投资增速自然会有所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