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研究网_汽车智库互动平台 官方微信 科瑞咨询  
汽车研究网,我的汽车领域专家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行业快讯 新能源 智能汽车 前沿技术 数据快讯  
乘用车 卡车 客车 专用车 零部件 发动机 自主品牌  
高层动态 合资合作 整合并购 战略规划 出口 召回 终端市场 经营业绩 人事变动 新品上市 品牌营销  
国际政策 国内政策 地方政策  
经济指标 改革规划 基建投资 能源环境 金融商贸    
知识术语  汽车人物  汽车展会  科研院校 人才招聘    
热点透视 产销分析 展会论坛 厂商专题    
黄奇帆:我国消费互联网接近天花板 独角兽将来自于产业互联网
来源:界面新闻   编辑:王琳  2020-06-21 16:32:09 字号   打印  收藏

  “2020财新夏季峰会”于6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出席并演讲。

  黄奇帆指出,与美国相比,我国产业互联网还处在发展初期,国内消费互联网在2014年以后进入了缓慢增长期,实际上已经接近天花板,现在渐渐进入拐点了。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产业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有7个产业互联网公司,市值等于美国最大规模的20个上市公司市值的50%。中国还没出现这个现象,5G时代将形成产业互联网时代,这是个巨大的蓝海,今后的独角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以下为演讲实录:

  黄奇帆:各位同志、各位朋友,根据会议的主题,我就新基建、新机遇做个发言。

  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给出的定义,所谓“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等。涵盖了通信、算法、算力等方面。二是融合基础设施,是应用上述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赋能增效、改造升级,形成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4.020, 0.00, 0.00%)等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比如支撑重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大科学装置、大实验平台等等。在新冠疫情冲击国内外经济的背景下,发展新基建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有力武器,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引领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战略依托。

  (一)新基建和老基建有4个不同。与老基建相比,新基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一是从服务对象看,老基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针对的是人流、物流,为人员流动和货物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而新基建如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更多是针对信息流、资金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点对点的即时信息服务,还通过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金融支付工具,便利了资金的跨地区流动,也为基于网络的服务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是从投资的经济性看。老基建投资大、回收慢,一条一百公里的高速公路投资规模至少50、60亿元,其回收期一般要20年、30年。新基建投资规模大小不一,但总的来说回报期相对较短。

  三是从投资主体看。老基建一般有政府投资,有的虽然做了PPP,但往往需要政府兜底。新基建则一般由市场主体自己投,自负盈亏,比如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是由几大电信企业在投,前几年组建了铁塔公司也是以企业形式存在。

  四是从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看。老基建投资形成了若干交通枢纽,奠定了城市经济这一人类伟大发明的发展基础,新基建投资则奠定了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这些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基础。不仅本身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产业,还颠覆性地将传统产业数字化,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二)新基建将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化,形成万亿级的自成体系的数字化平台。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投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本身将带来天量投资。根据工信部有关机构测算,2018年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等,规模达到6.4万亿元,在GDP中占比达到7.1%,预计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

  其中5G基站将会有500万到600万座,每座20万元投资,投资规模也将达到1万多亿元。再比如各地正在新建的数据处理中心,去年全世界在建的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有180个,一般10万台服务器规模以上的数据中心算是一个大型数据处理中心。所以,去年全世界就有1800多万台服务器在安装建设中。中国今后5年将会增加1000万台服务器,这1000万台服务器连带机房、电力等设施建设至少将带动1万亿元。

  再如物联网,预计未来5年至少要带动30到50亿个终端联网,形成万物万联,将带来的投资规模也会超过2万多亿元。其它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的投资也都将达到万亿级。

  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网络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五位一体将形成数字化平台的有机体系,共同生成在5G基础上,成为一个类似于人的智能生命体。如果将这种数字化平台用人类类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大数据就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皮肤以及器官。云计算相当于人体的脊梁骨;没有网络,五脏六腑与脊梁就无法相互协同;没有云计算,五脏六腑无法挂架。而没有大数据、云计算就是行尸走肉、空心骷髅。有了神经系统、脊梁骨、五脏六腑、皮肤和器官之后,加上相当于灵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脑和神经末梢系统,基础的大致于云的平台就形成了。而区块链技术就像人类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基因,经过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地提高大脑反应速度、骨骼的健壮程度、四肢的操控灵活性等等。总之,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

  (三)新基建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形成具有颠覆意义的产业互联网。颠覆性是指数字化平台跟传统产业,或者经济形态结合的,会产生颠覆性的改造作用。比如数字化平台跟城市结合就形成智慧城市,跟工业制造结合,就形成工业制造4.0。跟物流结合当然就是智慧物流。跟金融结合,就是金融科技。它可以颠覆各个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将形成具有颠覆意义的产业互联网。

  所谓产业互联网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推动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有明显的区别。比如产业互联网是产业集群中多方协作共赢,消费互联网是赢者通吃。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链更复杂、链条更长,消费互联网集中度较高;产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为产业创造价值、提高效益、节省开支,消费互联网盈利模式通常是先烧钱补贴,再通过规模经济和增值业务赚钱等等。

  构建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数字化升级,产业生态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把原材料变成产品,还要加工数据要素,把数据变成产品的一部分,并进而通过数据产品和服务拓展产业链的价值空间。在发展产业链的过程中,传统产业要进行大胆的变革,敢于抛弃落后的商业模式,对组织架构、组织能力进行升级迭代,提高组织内部协同效率,更好、更快地为数字化转型服务。

  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它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呢?有关材料分析,全球目前有40多万个万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可以数字化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根据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数字化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益,平均每年就可以产生200亿美元。在15年中,预计可节约近3000亿美元。如果数字化转型能够拓展10%的产业价值空间,每年就可以多创造2000亿美元以上的价值。所以,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目前只能够容纳几家万亿元级的企业的话,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就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

  与美国相比,我国产业互联网还处在发展初期,国内消费互联网在2014年以后进入了缓慢增长期,实际上已经接近天花板,现在渐渐进入拐点了。目前国内还没有什么产业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美国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有7个产业互联网公司,市值等于美国最大规模的20个上市公司市值的50%。中国还没出现这个现象,5G时代将形成产业互联网时代,这是个巨大的蓝海,今后的独角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四)加快新基建有助于完善中国创新体系,推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兴起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60年到1840年前后,标志是由机器替代人类,那个时候大清王朝还处于沉睡状态。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末,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那个时候中国还处于清王朝灭亡前后的动荡年代,我们也没跟进。第三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到2010年前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幸参与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都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中国赶上了,但我们只是参与了,还没达到引领工业革命的前后。

  2020年前后科技革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一些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有人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中国的创新能力也发生了新的飞跃。2011年中国授予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到全球总量的1/4。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升到世界的第四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专利数量全面超过了国外数量。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仍存在不少短板,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仍有待探索,在新冠疫情深度冲击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唯有科技、唯有创新才是走出危机赢得主动的治本之道。加快新基建建设,特别是加快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大实验平台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同时服务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有助于打造基础研究、区域创新、开放创新和前沿创新、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全球创新动能,有助于中国参与甚至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上一篇:石油化工联合会:前4月石化行业利润同比下降82.6%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8月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决策部署,推进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邮政局联合制定了《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畅通高效、协同共享、标准规范、智能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培育一批有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商贸物流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高,商贸物流网络更加健全,区域 [详细]
2021-08-10 14:18:01
 
世界银行: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升至7.9%,复苏步伐加快但风险犹存
世界银行周三发布报告称,预计中国今年实际GDP增长将放缓至2%;2021年,随着企业利润、劳动力市场状况和收入的改善,消费者支出和商业投资将逐步赶上,GDP增长将提高至7.9%。 [详细]
2020-12-24 17:11:48
 
王晋斌 :偏弱的美元可能会成为新一届美国政府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认为,2021人民币应该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理由包括疫情期间的高出口,中外利差,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弱美元选择及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等等。 [详细]
2020-12-19 09:17:27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详细]
2020-12-19 09:01:01
 
国家发改委:预计两节期间物价涨幅不大
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1—11月,发电量同比增长2.0%,增速持续回升;受食品价格从高位明显回落影响,预计两节期间物价涨幅不大。 [详细]
2020-12-19 08:50:39
 
今年还有4万亿元财政支出未用,年度赤字很可能低于预算
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846亿元,同比增长0.7%,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速年内首次实现转正。截至11月底,财政支出完成计划的83.9%,还有4万亿元尚未使用。分析师认为,今年赤字低于预算的可能很大。 [详细]
2020-12-17 11:42:01
 
社科院:明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在7.8%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一发布《经济蓝皮书》称,受今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与调节以及国内外的不确定性,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约在7.8%左右。社科院建议下调明年赤字率,并取消抗疫特别国债发行。 [详细]
2020-12-17 10:33:14
 
发改委等部门: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
到2022年,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强制性国家标准,全面建立统一规范、约束有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普遍推行,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85%。 [详细]
2020-12-14 17:09:26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详细]
2020-12-12 16:42:10
 
德勤:中国全社会对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关注度明显提升
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从国家、资本市场和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层面看,当前中国全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接受及关注程度正明显提升。 [详细]
2020-12-12 16:24:02
 
 
一汽-大众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
宁德时代计划在印尼建厂 将投资50亿美元
LG化学高镍电池预计明年交付特斯拉
大众在欧洲或需要40座电池厂
热点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闻专题
· 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
· 2018年北京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7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车展专题报道
· 2016北京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6年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零部件展
· 2015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维保工具展
回顶部
关于我们 智库平台 科瑞咨询 招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电话:4006-997-802    客服邮箱:market@autothinker.net    投稿邮箱:news@autothinker.net
Copyright @ 2010 - 2018 China-Qiche All Rights Reserved 沈阳科瑞信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辽ICP备1801847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B2-20180363
手机版
执行时间:1.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