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BIS)12月16日警告称,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引发一系列大幅抛售。美股自10月以来接连大挫,MSCI全球股指在2017年大涨超过20%之后也下跌超过6%。有分析认为,全球股市抛售并非“孤立事件”,随着世界各国央行减少货币宽松、进入升息环境,市场震荡的次数与震荡频率均可能加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三大股指估值逐渐偏离经济基本面。
“美股已连续9年上涨,调整空间和幅度还会很大,本次加息后美股预计仍将震荡回调,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将产生较大的外溢冲击。”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12月17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
欧洲退出“量化宽松”
财政刺激措施使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增长周期脱节,导致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不一。12月13日,欧洲央行迎来历史性的时刻:累计购买2.6万亿欧元债券后,欧洲央行宣布将于12月底结束债券购买计划,退出量化宽松。不过,由于欧洲经济复苏势头依然疲软,2019年夏季之前不考虑加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强调,欧元区经济在中期仍需要大量货币政策刺激。
在王有鑫看来,欧元区以稳为主,2019年下半年若经济状况稳定,有可能开启首次加息,不过考虑到核心通胀以及政经风险,加息举措将是谨慎而渐进的;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认为,如果没有大的通胀意外,欧洲加息恐怕要等到“大鸽子”德拉吉退休之后才会发生。
“市场较为一致的预期是,在欧元区通胀不高,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加息概率较低。我们预期明年下半年,欧洲央行可能会有一次加息的机会,加息幅度为25个基点。”12月17日,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2019年一季度之后,英国国内风险和环境预期将有大幅改善。英国目前的通胀和明年的通胀预期高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加息概率相对较高,我们认为明年大概率将有至少一次的加息机会。”
当前,多国央行已经或正在计划加息。美国正接近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最后阶段,市场普遍预计,本周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的批评,完成今年的第四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预计将上调25个基点,而明年加息节奏将放缓。
市场对美联储2019年的加息路线的预期存在很大分歧。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美联储官员近期表态看,2019年加息预期已明显减弱,加息次数将低于之前预计的3次,可能仅会加息2次左右。市场普遍预计在2020年经济复苏进程结束,届时美联储可能会从加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
日本方面,在撤回危机时期的刺激政策上,日本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预计本周的议息会议上仍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王有鑫指出,日本通胀始终不及预期,预计日本央行会缓慢、小幅减少购债规模,加息尚待时日。
12月17日,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如果奥运行情能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风险,并且与贸易伙伴签订的自贸协定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大幅改善,那么日本有可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
不过,孙立坚强调,与欧美不同,日本有
“失去的二十年”,受悲观情绪影响,内需受到严重损害。“所以日本可能是较为谨慎选择退出QE的发达国家,它只有在十分确认宏观经济已回到‘二十年’前的向好状态时,才会考虑进入到紧缩货币政策的轨道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可行性,当欧美都紧缩货币政策时,日本可能还会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
新兴经济体方面,2018年已有印尼、菲律宾、土耳其、印度、墨西哥、阿根廷等多个央行采取加息举措。“未来随着全球流动性不断收紧,越来越多新兴经济体为对抗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将不得不被动加息。对发达经济体而言,加息是为下一次潜在的危机留足弹药和空间,而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则是为了对抗实实在在的风险。”
王有鑫称。
市场波动将加剧
国际清算银行(BIS)称,本季度看到的市场大规模抛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预计明年股市还会出现更大跌幅。货币政策正常化带来的“挑战”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贸易紧张和政治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加剧。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持续的量化宽松导致了债券和股票价格的扭曲,同时刺激了杠杆投资,助长了投资者的自满情绪。国际清算银行(BIS)称,来自全球经济的复杂信号,以及金融环境持续的收紧,引发了市场重新定价。
股市首当其冲。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股市风险逐渐暴露。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使得科技股快速下跌,拖累美国股市。9月27日美联储再次加息以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8.8%、10.8%和14.1%。在持续加息背景下,美股将继续下跌,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将产生较大的外溢冲击。
政策制定者似乎对下行风险越来越担心,一些制约因素将放缓加息步伐。“如果全球货币政策都暂缓加息,则证明全球经济在放缓。市场正在渐渐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没达成共识,市场也因预期的无法统一而剧烈震荡。”
12月17日,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洪灝表示,比加息更重要的一大因素是各国央行都在进行缩表,这一因素已在2018年产生剧烈的市场扰动,2019年其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有分析认为,未来若美联储加息暂缓,后续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可能将主要由缩表推进。富兰克林邓普顿执行副总裁Michael
Hasenstab在近日的报告中指出,美国政府债务增加、美联储缩表以及国内通胀压力上升将推高美债收益率。“投资者如果没能对美国国债及其他资产2019年出现的价格调整作好准备,就可能需要承受意外的风险。”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