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公布数据显示,9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元,创今年4月以来新高,显示实体经济继续回暖,融资需求较强。
央行数据还显示,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亿元。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
贷款数据略高于市场预期,而社融和M2显著超出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15家机构对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估中值为1.8万亿元,对M2同比增速的预估中值为10.4%,其中12家机构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预估中值为3万亿元。
新增贷款中,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明显。其中,9月,金融机构新增居民户中长期贷款6362亿元,同比多增1419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10680亿元,同比多增5043亿元,几乎比去年同期翻番。
“前三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企业获得较多的长期资金,能比较好地稳定企业信心。对于企业来说,中长期贷款十分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增长。”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发布会上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黄晖指出,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体现出经济稳中回暖趋势明显、外贸持续好于市场预期下,实体经济投资积极性逐步恢复。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和房产销售继续转好有关。一方面,居民商品房购置需求比较温和,另一方面,房企融资趋严推动房企采取各类促销措施。对于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明明说,这可能源自财政支出加大带动的基建相关信贷需求,以及在经济持续修复叠加贷款利率较低的背景下,企业资本性开支需求上移。
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6.26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16.81万亿元)。
在今年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曾预计,202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在20万亿元左右。照此推算,四季度每月只需新增贷款1.24万亿元,即可实现目标。这也意味着四季度信贷投放节奏将有所放缓。
不过,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由于流动性不会太差,四季度贷款和社融都不会明显收缩,预计社融增速至少比去年高2个百分点。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280万亿元,同比增长13.5%。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7%。
阮健弘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合理,还没到偏快增长的状况。今年受疫情影响,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但这是特殊时期宏观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
“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应该说这个政策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体现就是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二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实现了正增长,我们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阮健弘说。
颜色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以稳为主,央行可能会做一些灵活精准调控,比如压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点来保证实际贷款利率的下行。同时,为了控制宏观杠杆率,央行可能会出台债转股政策,并在资金流动性上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