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北经济持续好转。
根据东北三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增速分别为5.6%、2.5%、5.5%,相比一季度分别提升0.5、0.3、-0.1个百分点。
具体到工业,和一季度相比,辽宁和吉林上半年工业增速有所加快。在社会消费方面,三省上半年增速均有所提升。
不过,据了解,东北三省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仍然偏低,不到全国7.6%的水平。
黑龙江社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曲伟指出,东北经济增速尚不算高,可能会影响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议对东北实施减税政策。“比如国家每年对东北转移支付8000多亿,主要是输血,如果拿出1000亿用于造血,即对企业减负,我认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
上半年东北经济回暖
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整体走暖。
其中,辽宁上半年经济增速5.6%,比一季度加快了0.5个百分点。吉林上半年经济增速为2.5%,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黑龙江上半年增速为5.5%,相比一季度5.6%增速,也仍然保持稳定。
对东北三省经济起到支撑作用的,是工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辽宁、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0.3%、2%,比一季度的8.5%、1.2%有所加快。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3.9%,比一季度的4.1%略有放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部分传统产业价格提升的影响。
今年全球能源价格快速上升,比如原油每桶达到70多美元,比去年同期涨幅约达到50%,此外钢铁价格也在上升,这对东北部分资源开采、加工行业的支撑作用明显。
从产业上看,辽宁的石化、钢铁、汽车、机械制造业占经济比重较大;吉林的汽车产业比重较大;黑龙江则是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煤炭等产业比重大。数据显示,辽宁、黑龙江上半年原油产量为506.2万吨、1601.7万吨。从汽车产量看,辽宁6月为6.93万辆,吉林6月为24.35万辆。
不过,曲伟指出,东北三省由于资源存在逐步枯竭的情况,传统产业难以加快发展。
值得欣喜的是,东北三省一些新兴的产业成为亮点。
以辽宁为例,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3倍,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增长45.6%,光缆产量增长42.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8.4%。
服务业仍是短板
东北三省上半年经济表现稳中回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增速并不高,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比如辽宁、吉林、黑龙江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分别为4.2%、3.6%、6.6%,增速均低于全国7.6%的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部分数据可以看出,东北三省也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不过,与南方多地因为高铁带来客流迅猛增长相比,东北的服务业仍然显得发展不足。
以辽宁为例,今年上半年批发业销售额12278.1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118.1亿元,增长8.0%,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993.3亿元,增长11.5%,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曲伟认为,东北服务业发展较慢的背后,在于人口流失严重,这使得消费人口降低。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7.9%、5.2%、6.4%,相比一季度分别加快了0.1、0.2、0.1个百分点。不过,相比全国接近于两位数的增速,仍显得比较低。
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密切。中国社科院工业所研究员叶振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东北很多老人在海南消费。“这部分人消费能力是很强的,结果跑到外省消费了,另外还有不少的年轻人流失。外地人来东北消费,也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但是这涉及到环境的改善。”
“东北振兴是长期性问题,出支持发展的政策只能是短期的效应,营商环境改善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东北振兴还需要时间。”他说。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玉霞也指出,东北经济要继续转好,核心还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其体制和机制需要进一步转换。“靠传统的发展方式很难还有什么优势了,还得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