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拜腾首款车型M-Byte正式在国内亮相。新车定位中大型纯电SUV,搭载了48英寸共享全面屏。新车保留了概念车90%的亮点设计元素,提供后驱和四驱版车型可选,NEDC最大续航里程达到550km。
拜腾M-Byte基于拜腾智能EV平台打造,外观设计上非常科幻,相比概念版车型取消常见的“鲨鱼鳍”天线,使整体外观更为简洁流畅,优化空气动力表现,同时增大了天线面积,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此外,新车还取消了人脸识别解锁车门的功能,增加了隐藏式门把手。量产版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875/2195/1665mm,轴距达到2950mm。
拜腾M-Byte基于拜腾智能EV平台打造,该平台具有高兼容性、灵活性,采用了领先的总布置与优化的底盘架构,能够最大化利用车内空间,提供优秀的操控与舒适性。而钢铝混合车身确保了最佳的成本与性能组合。
拜腾M-Byte保留了概念车上的钻石型日间行车灯,并搭载了矩阵式LED前大灯。量产车为了符合相关法律将大灯高度有所上调,并增加了实体外后视镜。
车尾部分新车干净简洁,上线两条贯穿式尾灯全部采用了LED光源,点亮后车尾的辨识度非常高,看起来很有“飞船”般的既视感。
新车最具亮点的是车内中控台则配备了一块48英寸的超大尺寸屏幕,可以通过7英寸驾驶员触控屏和8英寸副驾触控屏能实现与共享全面屏的交互。用户可以通过驾驶员触控屏和副驾触控屏操控共享全面屏,也可通过语音控制、人脸识别、隔空手势和实体按键与车辆互动。
拜腾还优先考虑了日常驾驶高频场景的功能需求,M-Byte上搭载的首批APP包括百度语音及导航、喜马拉雅、大众点评和猫眼电影、QQ音乐和爱奇艺等,日常使用率都很高。
据官方介绍,为保证用户安全出行,拜腾还对共享全面屏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确保这一量产车中最大的车载屏幕完全达到车规级标准,在高温、低温、碰撞、震动、盐雾等极端环境下都能可靠的工作。同时,拜腾还采用防爆裂涂层,防止屏幕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爆裂。
新车常规车型采用5座布局,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配4座舰长椅。4座版车型,后排配备独立舰长椅(选配),功能上配有双向电动靠背调节,4向腰托调节,含5种预设模式的后排座椅按摩,三级可调后排座椅加热等,大大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量产车型将会提供织物、皮革和NAPPA真皮三种内饰材料选择和五种颜色搭配,可选空间非常丰富。除此之外,每个座位上的乘客均可通过耳机享受在线电影、音乐等个性化内容。这些内容与其他显示屏上的内容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拜腾M-Byte将提供三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后驱版车型可选装72kWh和95kWh的电综合池组,NEDC续航分别为430km和550km;四驱版车型采用95kWh的电池组,NEDC综合续航为505km。在快充模式下,35分钟可充满80%的电量。动力方面,新车将会提供200kW的后驱单电机以及300kW的前后双电机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此外,在此次活动中拜腾还宣布其位于南京的工厂已经开始试生产。拜腾通过自建工厂、自主研发,最大程度保障车辆的高品质。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拜腾智能制造基地,集整车生产和研发测试于一身,建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五大工艺车间以及中国研发中心,是一座符合工业4.0标准的高端智能工厂。
国际尖端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全面应用于拜腾工厂。其中,冲压车间采用5序伺服压机,拥有全球汽车生产领域最快的冲压生产线之一,速度比传统压机快30%,同时在冲压件的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99%,配备335台KUKA机器人,为使车身强度满足中美欧三地标准,应用了如铝点焊、铝激光焊、自冲铆连接(SPR)等多种焊接工艺;涂装车间中,国内首次采用横置烘房技术、环保型薄膜前处理和定量注蜡工艺,不仅提升漆面质感还能为车身提供10年以上的防腐效果。
拜腾工厂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和精密的检测流程,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五大工艺车间采用生产管理信息(MES)系统进行精益化管理,确保一车一单可追溯,及时跟踪产品质量问题;焊装车间拥有非常全面的在线测量系统,包含底板总成100%在线测量、白车身总成100%在线测量及白车身总成间隙与面差的100%在线测量,提升车身尺寸精度和产品质感;在电池车间,拜腾会对电池进行100%下线检测,通过耐压绝缘检测、充放电试验等多项高标准检测内容,最大程度保障电池安全。
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拜腾非常重视自主研发测试的实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拜腾中国研发中心建有热力学环境风洞、24通道、整车及零部件NVH、整车环境、可靠性、淋雨及零部件等先进的传统研发试验室,以及整车电磁兼容、三电系统、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试验室,研发和测试能力可以满足全球主要市场的相关法规要求。
10月下旬,首台工装件拜腾M-Byte已经在南京下线,工厂已陆续开始试装车生产。拜腾M-Byte计划于2020年中开始量产,随后首先交付给中国消费者,预计2020年开始接受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预订,2021年正式进入欧美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