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研究网_汽车智库互动平台 官方微信 科瑞咨询  
汽车研究网,我的汽车领域专家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行业快讯 新能源 智能汽车 前沿技术 数据快讯  
乘用车 卡车 客车 专用车 零部件 发动机 自主品牌  
高层动态 合资合作 整合并购 战略规划 出口 召回 终端市场 经营业绩 人事变动 新品上市 品牌营销  
国际政策 国内政策 地方政策  
经济指标 改革规划 基建投资 能源环境 金融商贸    
知识术语  汽车人物  汽车展会  科研院校 人才招聘    
热点透视 产销分析 展会论坛 厂商专题    
【百人会】Bogdan Bereanda:到2025年有超过半数的车辆将会实现电动化
来源:汽车研究网   编辑:韩景旭  2020-01-11 15:16:50 字号   打印  收藏

  2019年,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变革的关键时期。汽车技术、市场、政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大背景下,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了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年度大型论坛。此次论坛将讨论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与市场发生的重大变革,转型方向与路径,中国有关汽车的政策走势以及市场驱动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产业重组的机遇与竞争合作模式、电动汽车安全、核心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规制创新等相关内容。

  会议上德尔福科技集团副总裁Bogdan Bereanda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德尔福科技集团副总裁 Bogdan Bereanda

  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德尔福科技站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也会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在电气化方面公司在做些什么。感谢大会主办方,也要感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中国为我们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刚刚都提到交通运输业发展瞬息万变,尤其是我们看到了很多新技术的涌现,新的技术和现有技术有效的融合,协同工作,才能够带来迅速的变化。不同程度的电气化目前都在不断的涌现,我们的动力总成效率已经更高了,电气化得到了发展,各等级的互联和自动驾驶也在不断的进步,这能给我们带来更清洁的排放、更优异的性能和更长远的行驶。不断变化的混合动力系统目前正在行业内发生,这边有很多数字,有的说40%,有的说45%,但是我觉得最终到2025年有超过半数的车辆将会实现电动化,在未来的10年当中我们期待着超过80%的车辆都将搭载内燃机。

  这边有一些市场相关的驱动因素,都对这样一个混合动力系统造成了直接的影响。首先,政府会不断的影响这个行业,包括出台很多排放的办法,还有税务的改革、不同的城市可能有不同的激励政策,都会在未来的5—10年内不断的影响整个行业的变化。与此同时,有很多人一直在谈基础设施,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我们越来越多的投资会用在基础设施上面,中国如此,欧洲如此,亚洲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对于我们行业内部的人来说,这个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看的是发展速度,速度是关键,也是未来电气化的一个重中之重。对于行业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的技术以及成本怎么样做到更低。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成本肯定是要下降的,我们希望给终端客户带来更低的成本,让我们的电动车变得更加具有竞争性。

  我们再来说一下电气化的转变进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全球经济放缓的时代,中国的汽车行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增速放缓,在北美、在欧洲也是一样的。传统的一些车辆已经不具备发展的潜力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开发新的模式、新的车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时候去投资、投在哪里、以及投多少,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开展业务的模式和方式,我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所以这样一个转变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我们的所有公司都必须要拥抱它、迎接它,但是也要去解决其中的很多挑战。

  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提到了欧洲有可能会在立法强度方面超过中国来推动电气化。今天我们也解释了欧盟推出了非常多的相关处罚机制,2022年、2023年都会逐步执行,所有的整车厂、所有的车辆制造商都必须在2025—2030年之间来满足欧盟设定的这些立法要求,所以会整个欧洲市场带来很大的变化。欧盟的整车厂正在专项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所有的整车厂都必须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实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占比20%的目标,如果没有实现的话将会面临碳排放巨额的罚单,所以我们相信很快整车厂就会加快推出混合动力电动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步伐,以减轻罚款的风险,所以整个欧洲市场相对于电动车来说会变得非常诱惑。

  在我们看来,中国指定的NEV长期目标,政策从“胡萝卜”转向了“大棒”,而且现在也会更明确这个目标。今天我们也多次提到了,今年的目标是销售达到200万辆电动汽车,在2025年的市场份额占到25%,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这都是好消息,我们一直期待着的就是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政府能就这两项政策给出更多细节的解释,因为我们目前正在计划在中国做出巨大的投资,但是当然我们要取决于这个政策的细节到底如何。

  我快速说一下德尔福科技的电气化之旅,我们的电子电气化事业部是30年前成立的,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加利福尼亚州30年前就开始了汽车的电动化之旅,我们也是这个旅程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范围覆盖完整,动力电子大概就是十年前开始做的,在两年前我们把这一部分的生产搬到了中国,所以我们的动力电子其实就是原先就有的一项业务,并不是新业务。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这个技术继续成长,希望明年占到我们整体业务的2/3。同时,我们在动力系统电气化的方面也推出了很多新的产品、零部件,低成本、高密度、坚固耐用,也可以提供各种级别的集成,同时我们也可以把不同的产品、服务整合到一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所以对于汽车制造商、整车厂来说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可以在我们这边定制。

  我们的未来就是智能驱动,相信推进控制器系统会使智能驾驶进一步发展,将数据转化为针对动力推进系统的前瞻性规划。现在我们在内燃机车辆、软件方面都有非常领先的技术累积。未来几年还有长期看来,OEM所需要的这些技术都在我们的准备范围之内。

  在中国的基地,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因为我们非常看中中国的市场,我们的电子电气化全球事业部的总部就位于中国,我们在中国开展全球业务规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中国是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也会继续保持最大市场这样的地位。这边有一个例子,我们新的工厂在苏州,2018年投产,它是生产动力电子的,在苏州生产并销售给中国和欧洲的整车厂。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个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质量最好的,工厂本身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我们投入了非常多的技术,未来两年内我们还会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善这加工厂。

  我们再来看一下逆变器,我们是行业领先的800V碳化硅逆变器生产商,我们做这项业务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我们有自己的电源模块,我们不需要焊接,也就是说它是一体化的,能够全面发挥硅的作用,质量方面更有保证,不会发生焊接出现裂痕的情况,能够提高50%的重量功率密度和效率,减少30%的体积。对于消费者和下游用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希望作到轻量化和更高的功率。我们相信下一代的技术会是碳化硅逆变器,我们是业界首个量产的生产商,也是目前领先的,我们会在明年末投产和量产800V的碳化硅逆变器,然后2022年向世界上最大的整车厂供应这项产品,我们希望能够实现碳化硅逆变器在市场上的大量使用,当然我们也跟很多的公司进行了商业合作,未来的一代或者是未来的两代,碳化硅逆变器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电容器。我们现在已经在中国向很多的工厂提供400瓦的碳化硅基,我们也在进一步的改善我们德尔福科技高级电容器的容量。未来的电容器能够给我们带来17%的轻量化,体积和重量将减少高达70%,就是说这个电容器本身的重量会减少70%。

  关于合作伙伴关系。过去的几年当中了解到我们必须要和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进行合作,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现在也在跟他们进行合作,有时候甚至会和我们的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因为我们都对未来有着同样的期待,如果我们说技术的话,其实大家都在朝着技术的方向去努力,大家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去开发最好的技术,但其实有一个重点就是合作,我们现在也改变了我们过去孤军奋战的模式,我们现在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这样能够降低我们的市场成本。

  我们在开电动车的时候,其实所有的人一样,我们都是第一次,之前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必须要做到细节妥善的处理,我们必须在质量下更多的功夫,来确保第一次开电动车的消费者具有非常好的体验。很多的整车厂现在也在价格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希望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这样我们的终端消费者才能够更好的承受得起电动车,所以我们在中国坚定的继续合作伙伴的发展模式,希望在电气化之旅当中共同成长。

  谢谢!

上一篇:【百人会】冷炎:戴姆勒要在20年内实现所有汽车新汽车产品零排放
【高层峰会(下半节)】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新阶段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3年9月1-3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以“高质量·新未来”为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详细]
2023-09-03 20:39:15
 
共创、共享、共赢!赛力斯汽车许林出席第九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3月31日至4月2日,第九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参会,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等话题展开讨论。 [详细]
2023-04-03 10:30:50
 
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将于3月31日-4月2日在京举办
定于3月31日至4月2日在京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将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动力电池等核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新一代汽车消费变革趋势、汽车与能源协同发展策略、新型交通能源保障体系,商用车转型方向、汽车后市场创新路径、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模式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 [详细]
2023-03-17 14:06:47
 
千人相聚、内容充实,2022商用车后市场年度大会圆满落幕!
2023年2月26日——28日以“坚守·突围”为主题的“2022中国商用车后市场年度大会”在石家庄正定隆重召开。年度大会由中汽协后市场分会指导,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与商用车服务网联合主办,商用车服务网承办。 [详细]
2023-03-02 10:34:35
 
举旗定向谋“双碳”,汽车碳达峰助力能源转型发展
2022年10月16日,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详细]
2022-11-08 16:10:30
 
增程技术成热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聚焦新能源汽车发展
赛力斯产品线总经理周林发表了关于增程技术优势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详细]
2022-03-28 09:37:20
 
新能源智能汽车及交通出行产业生态大赛 动力电池即服务专题赛 SK BaaS (Battery as
为了推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挖掘具有前瞻共性技术,协同产业链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和模式的创新研究,推进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指导,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SK Innovation主办,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韩资工业园、卡睿互联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卡睿互联)、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联合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动力电池即服务专题赛,将聚焦动力电池创新领域,致力于开展动力电池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赋能服务。 [详细]
2021-09-13 16:42:11
 
汽车业年中盛会在溧水收官,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暨展览会圆满闭幕
6月28日,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简称“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暨展览会”,英文简称“GIMC 2021”)在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 [详细]
2021-06-28 16:08:07
 
第三十四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34)在南京盛大召开
2021年6月26日,第三十四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EVS34大会)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 [详细]
2021-06-26 15:55:31
 
全球智慧出行大会|场面火爆!!第二届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合作产业峰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6月25,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GIMC 2021)和第34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在南京盛大开幕。 [详细]
2021-06-26 13:31:04
 
 
一汽-大众第1000万台发动机下线
宁德时代计划在印尼建厂 将投资50亿美元
LG化学高镍电池预计明年交付特斯拉
大众在欧洲或需要40座电池厂
热点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闻专题
· 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
· 2018年北京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7年上海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7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车展专题报道
· 2016北京国际车展专题报道
· 2016年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零部件展
· 2015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维保工具展
回顶部
关于我们 智库平台 科瑞咨询 招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电话:4006-997-802    客服邮箱:market@autothinker.net    投稿邮箱:news@autothinker.net
Copyright @ 2010 - 2018 China-Qiche All Rights Reserved 沈阳科瑞信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辽ICP备1801847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B2-20180363
手机版
执行时间:1.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