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而清华大学培养车辆及其动力工程人才可以一直追溯到1932年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成立之时。1952年前,清华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中有近百人参与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建和第一汽车厂、第一拖拉机厂和第一个坦克厂的建设,成为相关行业最早的一批领导和骨干。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在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内设立了汽车专业。1980年,为加强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系,将热能工程系所属汽车专业和内燃机专业划归汽车工程系,从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
机械大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所属各系制订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工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课程平台,为逐步实现机械大类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机制创造条件。本方案是大部分机械大类专业领域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以及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主要依据。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程结构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通过人文、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完成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等专业以及航天航空学院的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中的一个专业课组的学习。另外,一部分学生还可以按照工业工程、汽车车身等学科交叉的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完成本科学习。
一、培养目标
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汽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扎实而全面的工程科学和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设计、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机械大类本科生培养总学分170-17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0左右,实践、实验和综合论文训练等实践环节30学分左右。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机械大类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汽车工程系的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汽车科技和工程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前我系拥有“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一级学科下的2个二级学科,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生按一级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此外,我系还培养“车辆工程”和“动力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生。
为突出“实践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了包含10余门全英授课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还积极推动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我系从1996年实行“4+X”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统筹培养模式,每年有60%左右的学生免试推荐攻读校内外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229人,其中硕士生159人(含12名外国留学生),博士生70人。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系研究生在各项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是我系科研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车辆工程 硕士学科方向 汽车动力学、汽车设计理论、汽车控制工程、汽车安全、汽车人机工程、博士学科方向 汽车理论与设计、汽车控制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汽车安全与人机工程。
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 硕士学科方向 发动机工作过程、动力系统结构设计与理论、动力系统电子控制理论与技术、汽车热流体系统、汽车能源与环境工程、博士学科方向 汽车动力系统与控制、发动机理论与设计。
[Next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