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变革的关键时期。汽车技术、市场、政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大背景下,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了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年度大型论坛。此次论坛将讨论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与市场发生的重大变革,转型方向与路径,中国有关汽车的政策走势以及市场驱动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产业重组的机遇与竞争合作模式、电动汽车安全、核心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规制创新等相关内容。
会议上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汪青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能代表比亚迪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分享一下比亚迪这些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战略。这几年得益于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强力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确实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我们去年也面临政策开始大幅度退坡以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新能源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们看到几个非常好的点,首先拉低了购置价格和拉入更多先锋体验用户人群,其次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品以及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们在北京市场看新能源汽车,从最早200公里的里程,两到三年见快速增长到300、400、500、600公里甚至更高的续驶里程。2019年整个大环境发生一些变化,增量性市场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强劲,更多的是存量市场的转化,大盘的市场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没有以前那么高速增长,整体大盘和新能源市场面临了挑战,未来我们怎么去做。
第一,我们会面临几个挑战。我非常赞同前面几位嘉宾讲到的一个问题,我们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很简单,就是消费者买不买的问题,最大的挑战就是成本,前期依靠政策的补贴解决了短期成本无法通过产品成本技术去补缺的过程,未来政策退坡后成本是巨大的挑战,新能源车最大的成本在电池,电池的成本在核心的材料方面,这几年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可能不是两倍三倍甚至是更高倍数的上涨,成本是最大的挑战,对于消费者直接决定了他购买的支出成本。
第二,性能,新能源车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会是谁,不是说某某品牌,而是新能源车替代或颠覆燃油车的使用场景,我们希望看到未来的发展新能源车的技术或性能上的体验能媲美甚至超越燃油车的体验,不光是在价格、续航、使用便捷性甚至安全上,未来新能源车必须要取得这样的突破。前期政策有护航,如今政策即将退出,这个是必然,会催生相关的企业,尤其我们这样深耕于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去加深我们产品的技术迭代,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根本还是市场及消费的需求,如果产品没有达到消费者认可的技术性能、体验、甚至安全等一系列指标,再强的政策也无法推动新能源市场真正的高速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理解。
今年整个新能源市场受到了国五国六调整的影响以及新能源退坡双重叠加的影响,今年新能源市场整个增长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受到的冲击挑战也非常大,今年整体来说只有不到5%左右的新能源渗透率,政策退坡已经摆在眼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认为这是规模化消费的前沿,整个市场还是没有达到良性发展的水平,我跟徐主任的观点非常相似。目前新能源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良性市场的需求,但是我们看到已经有这样的机会,尤其在2020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主流品牌开始大规模布局进入到这个市场,我有非常强的信心去判断,未来几年整个市场的关注度会持续性拉升,这种推动会有效地从市场端的角度推动整个市场的关注度,这种关注度意味着需求会做非常快速的拉动。
针对目前市场的现状包括几个痛点,比亚迪在这块是如何规划和做的呢?刚才讲成本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比亚迪一直是以技术见长,我们在三电的核心领域有全面的掌握,也是行业唯一一家能从电池的设计、生产、整个配套垂直产业链上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布局上游的原材料产业,我们也看到未来大发展以后材料决定最终的成本议价,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就开始投资进入到上游的原材料企业,包括入股西藏矿业、蓝科锂业,同时我们布局在海外资源的市场,我们进行完整的产业链上的布局。我们在这块的优势不仅限于比亚迪自身内部的使用,去年我们开始开放我们的核心零部件,对业界进行开放和共享,我们的电池给到很多友商供应,包括合资的主流品牌,未来大家会逐步看到比亚迪电池会在很多主流品牌车型上进行搭载。
第二是技术上的驱动和领先,这块会支撑我们产品的定义和体验。前期政策更多会关注到能量的密度去推动设计政策,这个阶段的政策驱动已经将整个新能源车的技术里程拉到一个非常合适的水平,400、500公里或者更高级别500-600公里是非常合理的黄金的续航行驶里程的搭配,在这块比亚迪一直在持续投入技术研发资源,我们保持非常领先,里程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以后,其实里程已经没有必要再进一步过剩的搭载,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选择灵活定义,将合适的需求搭配到自己的产品上,可以有效的合理的定价。
更重要的一点,后续更多会看到核心的电池安全,不管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上尤其在新能源车上,安全这个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点,下午我们看到汽车之家的京宇总分享了,续驶里程达到这个阶段之后安全会逐步变成最核心的关注点,比亚迪在安全这块有持续的研发和投入,昨天王总有分享到一个问题,今年我们会推出全新的刀片电池,相较于传统的铁电池,会提升50%以上能量效率,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它的安全是传统电池无法比拟的,它的循环使用寿命可以达到百万公里的量级,这意味着解决了电池安全性这一用户消费的痛点,同时一个非常强力的续驶里程的可循环寿命的保障对未来新能源车的残值部分会有非常强的依托和支撑。今天有很多嘉宾讲到新能源发展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残值的问题,残值的问题是技术迭代速度过快造成现在旧车快速的贬值,不光是本身的贬值问题,因为技术迭代太快,就像一些消费类电子的产品一样半年可能就换了,一年基本就换代了,我们在新型的铁电池上会在核心的动力电池里持续进化。
我们再讲另外一个板块——极致的体验,依托于这块更重要的应该给客户一个非常强力的新能源产品的体验,新的产品一定是优于传统产品的体验,就像我们现在用的手机,我们用的都是智能机,之前的功能机,这两个是代差的问题,只有新能源产品平台才能实现未来智能化,才能实现长期的飞跃式的发展,现在讲智能化汽车的基本都是新能源车,在传统车型上很难讲智能化,技术平台已经决定了这个问题。
我们不光在技术上掌握核心技术,同时我们在对核心技术进行不断的进化,从插电车型来看,传统认为混合动力车型是节能及环保,但是动力性能上有牺牲,我们在插电混的技术上从第一代迭代到第三代,很好的解决了低油耗性能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性能和节能之间做到非常好的平衡。我们在去年的产品上插电的车型加速度可以提到4.3秒,今年将推出一款产品在性能和节能上又会有更进一步的跃进。这么多的技术要依赖于高度集成化的技术平台去支持整个产品,去年我们的产品上搭载了e平台的技术,换成一个比较简单的理解就是33111的深化核心技术的整合能力,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包括一块强大的PCB电板、一块智慧的屏幕、一块高性能电池,我们通过e平台进行高度整合,将整个体积、质量空间等等进行大幅度下降,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支撑后补贴时代成本挑战的压力。
现在轮边电机在乘用车上使用得不多,但十年前我们的K9大巴已经在搭载这样的技术,未来我们会将更多的如轮边电机这样的技术搭载在乘用车领域,给乘用车带来更多的空间的布局以及更佳的性能体验。我们成功的推出了IGBT4.0产品,全面搭载到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上。未来我们会推出第三代的碳化硅的材料,应用于未来的新能源车型上,通过我们核心的技术突破,打破目前国外主流厂商的技术上的壁垒。
有这样强大的产品、技术和成本上的控制能力,我们会纵向深化产品布局。去年大家知道王朝系列产品,同时推出了e系列产品,两条产品线同步推动,我们现在已经覆盖了从轿车、MPV到SUV,A级B级C级等等各个级别上的产品布局,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我们会搭载不同的产品平台和技术,提供最适合现在消费需求的产品。
大家目前的感觉是后补贴市场新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到底会怎么样,我们判断未来新能源市场依然是非常乐观的,虽然短期是有调整,更多的机会是给到的有准备的企业和团队,比亚迪在这块做了深度的准备,不光是电池的产能上的准备,还有在我们的技术、服务、品牌等各方面都在做积极的准备。未来在技术达到一个水平之后,下一步的驱动会通过我们在品牌和服务端上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
上述的技术和产品不光只实现于比亚迪自身,我们也积极地和很多主流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十年前我们和戴姆勒合作推出了腾势品牌,去年腾势发布了新的一款车型——腾势X,目前市场反响非常不错,是目前中国企业和外资品牌合作上的突破,完全对等性的合作。2019年我们和丰田签订了合资协议,我们未来会向丰田提供我们的电池和新能源的技术平台,这个会是未来丰田主力的产品平台。
前面是我们的分享,我们想借这个平台和业界的同仁们一块抓住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共同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做大做强,一道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谢谢各位领导嘉宾,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