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至此,我国自贸区由2013年的18个增加至目前21个。
京湘皖虽然同为新晋自贸区,但战略定位各不相同。北京自贸区将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湖南自贸区将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徽自贸区则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具体来看,北京自贸试验区涵盖科技创新片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和高端产业片区三大片区。科技创新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跨境金融等产业,打造临空经济创新引领示范区;高端产业片区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
湖南自贸试验区涵盖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其中,长沙片区突出临空经济,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岳阳片区突出临港经济,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郴州片区突出湘港澳直通,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以及湘粤港澳合作示范区。
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湖南自贸试验区将推动实现“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的三大特色战略定位。
“一产业”是指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立足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基础,在创新平台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高端装备维修再制造、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开展探索试验,加快形成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竞争合作的新优势。
“一园区”是指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将着眼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通过建设非洲在华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中非经贸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对非金融服务能力等系列改革试验,进一步完善对非经贸合作新机制,开辟中非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探索形成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模式”。
“一走廊”是指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
安徽自贸试验区涵盖合肥片区、芜湖片区35平方公里、蚌埠片区。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出了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布局未来产业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安徽省副省长章曦指出,安徽将发挥好三大优势——科创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着力三项探索——探索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新模式,探索长三角区域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新举措。
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涵盖三个片区: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从聚集油气全产业链拓展到“五大功能定位:一是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聚焦能源和粮食安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和油气储运基地、全球一流的石化炼化一体化中心和海事服务基地,成为我国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
二是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重点发挥宁波、杭州、金华、义乌等城市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易货贸易等新型贸易优势,全力拓展新的国际贸易领域。
三是打造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大力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支持全球智能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指数、快递物流指数等成为全球航运物流的风向标。
四是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规则、标准研究和实践,全面拓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新服务等领域。
五是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要是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建立关键零部件国际国内双回路供应格局。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的自贸试验区从少到多、从无到有,形成了多领域复合型综合改革开放态势,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据他介绍,今年1-7月,18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33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90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达到了2.7万亿元,如果把这18个自贸试验区面积加在一起不到全国的千分之四,但是外资占到全国的16.8%,外贸占到全国的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