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房屋中介公司通过融资大举进入所谓长租公寓市场,引起房租大涨。这个问题引起了热议。进而,社会舆论开始重新审视资本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角色。
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结构逐步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移。随着产能过剩的恶化,第二产业的利润率逐步走低,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积累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廉价资本需要一个投资出口,因此,互联网创业、金融创新以及服务业证券化等成为潮流。
资本在开发市场与追逐利润过程中,大部分打着创新旗号,由于国家鼓励创新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等,因此,一些监管部门放松了对资本的监管,使得一些投资人更加大胆和贪婪,社会缺乏制衡方式,从而让一些资本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中走向野蛮。
这在一些涉及民生领域的资本化过程中体现出危害性。比如社会资本涌入学前教育领域,而连锁幼儿园要上市,就需要通过业绩和股价向资本负责,因此,会快速扩张规模、招收更多幼儿,并降低成本,以赚取更多利润。这种快速扩张以及压低人工成本的做法就会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
近日爆发疫苗问题的长生生物,在2014年接受了投资人6亿元投资出让20%股权,然后借壳黄海机械登陆A股市场,并给投资人连续三年净利润累计12亿元的业绩承诺,因此长生生物铤而走险,大肆造假,对利润的过度追求是原因之一。
当前,房屋租赁ABS支持中介公司大规模介入所谓长租公寓市场,作为二房东而非自持物业,将租金证券化后卖给金融市场。与儿童教育、疫苗等一样,居住同样是民生领域,商业资产(写字楼、酒店等)租金证券化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个人租房市场,尤其是非自持物业,证券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因为房租不仅由市场决定,大部分国家会严格监管以免引起社会问题。
在上世纪末,曾因财政有限而实施了住房、教育与医疗的“市场化改革”。但是,这些民生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如果没有很好的政策规划与行业监管,很容易过度资本化,从而影响民生,甚至扭曲经济结构。比如在住房领域,住房商品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对土地供应加以控制,并将住房完全交给市场,导致当前过高的房价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冲击了实体经济与服务业。
我们认为,民生领域可以市场化,但不应过度资本化,因为资本追求更多利润,必然在涉及生活必需品方面影响国民生活。应当说,在民生领域,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政策,限制资本过度追逐利润。
在中国经济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移的时候,资本将会试图把一切服务作为生意进行证券化,并通过追求短期业绩改善,迅速在资本市场套现。这种利益短期化会增强对民生领域的种种破坏性“市场开发”。尤其是考虑到在一些服务业领域(比如幼儿教育、居住、养老、医疗等),居民选择的空间有限。
当然,我们并非仇视资本,而是对资本追逐短期利益而表现出的贪婪和野蛮表示担忧,因为它们最终会将所有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和社会。因此,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能力的建设,避免资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破坏性运营”,伤及消费者。我们在一系列事件中发现了监管缺位现象,这不是偶然,正因为监管不足才纵容了资本和企业违规和违法行为。
其次,长期以来,政府将主要资源与精力用于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尤其是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投入较少,比如学前教育、保障性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造成的公共服务稀缺,给了资本更多机会进行市场开发。
政府的监管缺位以及民生投入不足,导致资本大规模涌入民生服务领域“淘金”,一些公司为了快速变现,会采取“竭泽而渔”的模式,提供不合格的商品或服务(减少成本),或者抬高价格。
在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双重过程中,资本与社会都会处于转型不安的状态,资本投资会追求短期化,社会则对民生领域的风险与价格异常敏感,这两种状态就会导致某一事件爆发后引起全民的关注和焦虑。这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有为地承担起监管与服务职责,逐步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